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欧美r_日本黄色三极片_亚洲综合第一欧美日韩中文_337p日本大胆欧美人术艺术69
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56
分類詞匯
56
共56,分4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1
2
3
4
分類詞匯
(續(xù)上)
弓琴
胡博詞
胡撥思
琥珀詞
和必斯
別柎
擔鼓
匏琴
薩克管
三角鐵
金口角
《國語辭典》:
弓琴
拼音:
gōng qín
樂器名。臺灣原住民的傳統(tǒng)樂器。其構造簡單,用一竹片彎成弓型,竹片兩端系以絲線。演奏時,演奏者將弓琴一端靠在嘴邊,一端以手持,利用手的張、壓改變弦的松緊,再以另一手撥弦,利用弦的松緊改變而有高低音階,但音階表現(xiàn)力不大,偏向節(jié)奏的表現(xiàn)。
分類:
樂器
樂器名
原住民
構造
簡單
《漢語大詞典》:
胡博詞(胡博詞)
樂器名。即火不思(胡撥思)。 明
沈德符
《
野獲編·詞曲·俚語
》
:“今樂器中,有四絃長頸圓鼙者,北人最善彈之,俗名琥珀槌,而京師及邊塞人又呼胡博詞。予心疑其非。后偶與教坊老妓談及,曰:‘此名渾不是,蓋以狀似箜篌,似三絃,似琵琶,似阮,似胡琴,而實皆非,故以為名。本虜中馬上所彈者。’予乃信以為然,及查 正統(tǒng) 年間賜迤北 瓦剌 可汗諸物中,有所謂虎撥思者,蓋即此物。而
《
元史
》
中又稱火不思。始知渾不是之説亦訛耳?!卑?,琥珀槌、胡博詞、渾不是、虎撥思、火不思等,均為同一樂器名之不同音譯。參見“ 胡撥思 ”。
分類:
樂器
樂器名
火不思
琥珀
《漢語大詞典》:
胡撥思(胡撥思)
樂器名。即火不思。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渾不似》
:“渾不似製如琵琶,直徑無品,有小槽,圓腹如半瓶榼,以皮為面,四絃皮絣同一弧柱。相傳 王昭君 琵琶壞,使 胡 人重造,造而其形小。 昭君 笑曰:‘渾不似?!煲悦?。
《
元史
》
以為火不思,今以為胡撥思,皆相傳之譌?!卑椿鸩凰?、渾不似、胡撥思均為同一樂器名的音轉。參閱 清 俞正燮
《
癸巳存稿·火不思
》
。參見“ 火不思 ”。
分類:
樂器
樂器名
火不思
一樂
《漢語大詞典》:
胡撥思(胡撥思)
樂器名。即火不思。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渾不似》
:“渾不似製如琵琶,直徑無品,有小槽,圓腹如半瓶榼,以皮為面,四絃皮絣同一弧柱。相傳 王昭君 琵琶壞,使 胡 人重造,造而其形小。 昭君 笑曰:‘渾不似?!煲悦?span id="v3lautk" class="book">《
元史
》以為火不思,今以為胡撥思,皆相傳之譌?!卑椿鸩凰肌啿凰?、胡撥思均為同一樂器名的音轉。參閱 清 俞正燮
《
癸巳存稿·火不思
》
。參見“ 火不思 ”。
分類:
樂器
樂器名
火不思
一樂
《國語辭典》:
火不思
拼音:
huǒ bù sī
qobuz
樂器名,彈撥樂器。直頸,無品,槽有棱角。宋代俞琰《席上腐談》卷上:「王昭君琵琶懷,肆胡人重造而其形小,昭君笑曰:『渾不似』今訛為胡撥四?!辜s于宋元時由波斯傳入我國?!对贰>砥咭?。禮樂志五》:「火不思,制如琵琶,直頸,無品,有小槽,圓腹如半瓶榼,以皮為面,四弦,皮絣同一孤柱?!挂卜Q為「和必斯」、「胡撥思」、「渾不似」、「胡撥四」。
分類:
火不思
突厥
音譯
弦樂器
《漢語大詞典》:
琥珀詞(琥珀詞)
樂器名。似琵琶,亦名“渾不似”、“火不思”。 清
方以智
《
通雅·樂器
》
:“火不思,即今之琥珀詞也?!?清
方以智
《
通雅·樂器
》
:“火不思制如琵琶……今 山 、 陜 、 中州 皆彈琥珀詞,其製似之,蓋渾不似之轉語也。”
分類:
樂器
樂器名
琵琶
《漢語大詞典》:
和必斯
樂器名。又名渾不似,火不思等。突厥語qobuz,qūpūz音譯。 波斯 、 阿拉伯 古撥弦樂器,亦流行于我國西北等地區(qū)。
《清文獻通考·樂十》
:“
《律呂正義后編》
曰:‘和必斯,似琵琶而狹小,直柄曲首,四絃?!?/div>
分類:
樂器
樂器名
火不思
突厥
《漢語大詞典》:
別柎
樂器名。鼓的一種。
《
漢書·禮樂志
》
:“剛、別柎員二人?!?顏師古 注:“剛及別柎皆鼓名也。柎音膚?!?/div>
分類:
樂器
樂器名
《漢語大詞典》:
擔鼓(擔鼓)
(1).牽牛星的別名。
《
爾雅·釋天
》
“河鼓” 晉 郭璞 注:“今 荊楚 人呼牽牛星為擔鼓?!睋?,一本作“ 檐 ”。 宋
朱翌
《
猗覺寮雜記
》
卷上:“牽牛河鼓詩人多用為七夕事。按
《
爾雅
》
‘河鼓謂之牽牛’注,今 荊楚 呼牽牛為擔鼓。擔者何也,何音荷,以平聲讀,從水者非。”
(2).樂器名。
《
通典·樂四
》
:“擔鼓如小甕,先冒以革而漆之?!卑矗?span id="3dfaawj" class="book">《
舊唐書·音樂志二
》作“檐鼓”。
分類:
樂器
牽牛星
樂器名
郭璞
《漢語大詞典》:
匏琴
樂器名。 隋煬帝 時由 扶南 傳入。我國 唐 時鄰國 驃國 ( 緬甸伊洛瓦底江 流域)亦有這種琴。
《
新唐書·南蠻傳下·驃
》
:“有大匏琴二,覆以半匏,皆彩畫之,上加銅甌。以竹為琴,作虺文橫其上,長三尺餘,頭曲如拱,長二寸,以絛繫腹,穿甌及匏本,可受二升。”參閱
《
文獻通考·樂十
》
。
分類:
樂器
樂器名
隋煬帝
傳入
《國語辭典》:
薩克管(薩克管)
拼音:
sà kè guǎn
樂器名。為比利時人阿多非。薩克斯在西元一八○四年左右發(fā)明。以圓錐形彎曲的金屬管制成,管鍵上有二十或二十以上的開孔,屬管樂器。利用吹氣時簧片的振動引起管內空氣的振動,配合開孔的開合,可吹出不同的音調。音色豐富而寬廣,最早于軍樂隊中使用,后亦廣泛引用于一般演奏中。也稱為「薩克斯風」。
分類:
樂器
樂器名
為比
比利時
發(fā)明
公元
《國語辭典》:
三角鐵(三角鐵)
拼音:
sān jiǎo tiě
樂器名,打擊樂器。金屬制,現(xiàn)在通常以鋼造,并彎曲成三角形,但有一角不銜接。演奏時一手持三角鐵上的系繩,一手持金屬棒敲擊。通常有分單擊以及連擊兩種。單擊主要用于點綴樂曲,連擊則用于提升樂曲聲勢。
分類:
樂器
樂器名
斷面
三角形
鋼條
鋼材
《漢語大詞典》:
金口角
樂器名。即嗩吶。形似喇叭。因其兩端以銅為口,故名。
《
北堂書鈔
》
卷一二一引 晉 陶侃 表:“伏維武庫傾蕩,宿衛(wèi)有闕,輒簡選其差可奉獻金口角一雙?!?/div>
分類:
樂器
樂器名
嗩吶
喇叭
兩端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