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2464
典故
24
詞典
1187
分類詞匯
34
佛典
396
其它
823
共2464,分165頁顯示
上一頁
72
73
74
75
7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78
79
80
81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人文主義
贍族義田
山頭主義
紹孤成義
三才之義
三不主義
三民主義
三諫之義
沙文主義
殺身成義
軍國民主義
軍國主義
絕仁棄義
開宗明義
居利思義
《國語辭典》:
人文主義(人文主義)
拼音:
rén wén zhǔ yì
一種歐洲文藝復興時的思潮。十三世紀末興起于義大利,丹第、薄伽邱等為其先驅(qū)。主張脫離教會勢力,反對經(jīng)院哲學,鼓吹人文教育,以倫理、哲學、音樂和修辭學培養(yǎng)高尚的鑒賞力、優(yōu)雅而機智的風度,重視個人精神的獨立,又不忽略體格的鍛鍊。奠定此后歐洲各國人文教育的基本理想,對整個歐洲文化的發(fā)展有相當深的影響。也稱為「人本主義」。
分類:
歐洲
文藝復興
進步
思潮
《高級漢語詞典》:
贍族義田
以谷租收入救濟本家、同族的田地
《漢語大詞典》:
山頭主義(山頭主義)
一種小團體主義的傾向。 毛澤東
《學習和時局》
:“山頭主義的社會歷史根源,是 中國 小資產(chǎn)階級的特別廣大和長期被敵人分割的農(nóng)村根據(jù)地,而黨內(nèi)教育不足則是其主觀原因?!?/div>
分類:
小團
團體
主義
傾向
《分類字錦》:
紹孤成義(紹孤成義)
《
史記·韓世家贊
》:韓厥之感晉景公,紹趙孤之子武,以成程嬰、公孫杵臼之義,此天下之陰德也。韓氏之功,于晉未睹其大者也。然與趙、魏終為諸侯十余世,宜乎哉!
分類:
陰德
《分類字錦》:
三才之義(三才之義)
《
晉書·刑法志
》:明法掾張。裴注:律表上之,其要曰:律始于刑名者,所以定罪制也;終于諸侯者,所以畢其政也。王政布于上,諸侯奉于下,禮樂撫于中,故有三才之義焉。
分類:
律令
《漢語大詞典》:
三不主義(三不主義)
指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揪辮子。
《人民日報》
1984.9.6:“黨中央多次強調(diào)今后再不搞運動,三令五申實行‘三不主義’。”
分類:
不打
《國語辭典》:
三民主義(三民主義)
拼音:
sān mín zhǔ yì
1.國父孫中山先生建國的政治主張,包括民族主義、民權(quán)主義、民生主義,總稱為「三民主義」。
2.書名。國父最重要的一部遺教,為中華民國建國的寶典。全書為國父于民國十三年在廣州的講演詞,分為民族主義、民權(quán)主義各六講,民生主義四講。
分類:
三民主義
提出
中國
資產(chǎn)階級
民主
革命
綱領(lǐng)
《漢語大詞典》:
三諫之義(三諫之義)
《公羊傳·莊公二十四年》
:“戎將侵 曹 , 曹羈 諫曰:‘戎眾以無義,君請勿自敵也?!?曹伯 曰:‘不可。’三諫不從,遂去之,故君子以為得君臣之義也。” 何休 注引 孔子 曰:“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此之謂也。”后以“三諫之義”指事君之正道。 漢
王充
《
論衡·程材
》
:“案世間能建蹇蹇之節(jié),成三諫之義,令將檢身自勑,不敢邪曲者,率多儒生?!?/div>
分類:
何休
孔子
正道
《國語辭典》:
沙文主義(沙文主義)
拼音:
shā wén zhǔ yì
西元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法國一名士兵沙文(Nicolas Chauvin)盲目崇拜拿破崙的軍功,自以為優(yōu)越而鄙視其他國族。后因用于指妄自尊大、過度排外的民族主義或非理性的愛國主義。今亦用于指狂熱自大、極端本位主義的思想或行為。如男性沙文主義、文化沙文主義。
分類:
十八世
世紀
產(chǎn)生
法國
《國語辭典》:
殺身成義(殺身成義)
拼音:
shā shēn chéng yì
為正義而犧牲生命。參見「殺身成仁」條?!侗笔?。卷三二。崔鑒等傳。論曰》:「模雄壯之烈,楷忠貞之操,殺身成義,臨難如歸?!?/div>
《漢語大詞典》:
軍國民主義(軍國民主義)
見“ 軍國主義 ”。
《國語辭典》:
軍國主義(軍國主義)
拼音:
jūn guó zhǔ yì
一種以軍事領(lǐng)導政治,以武德為立國基礎(chǔ)的思想、制度、政策。其對內(nèi)加強對人民的控制和壓迫,并進行軍事獨裁統(tǒng)治;對外則肆意掠奪、擴張勢力范圍、主動挑起戰(zhàn)爭,以并吞鄰國。如二次大戰(zhàn)前夕的日本和德國等。
分類:
把國
國家
軍事
控制
侵略
擴張
黷武
思想
《國語辭典》:
軍國主義(軍國主義)
拼音:
jūn guó zhǔ yì
一種以軍事領(lǐng)導政治,以武德為立國基礎(chǔ)的思想、制度、政策。其對內(nèi)加強對人民的控制和壓迫,并進行軍事獨裁統(tǒng)治;對外則肆意掠奪、擴張勢力范圍、主動挑起戰(zhàn)爭,以并吞鄰國。如二次大戰(zhàn)前夕的日本和德國等。
分類:
把國
國家
軍事
控制
侵略
擴張
黷武
思想
《國語辭典》:
絕仁棄義(絕仁棄義)
拼音:
jué rén qì yì
棄絕仁義,回復到人純樸的本性。是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老子》第一九章:「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分類:
拋棄
棄世
世俗
仁義
回復
純樸
《國語辭典》:
開宗明義(開宗明義)
拼音:
kāi zōng míng yì
1.《孝經(jīng)》首章篇名。說明全書宗旨義理?!缎⒔?jīng)。開宗明義章》宋。邢炳。疏:「《正義》曰:『開,張也;宗,本也;明,顯也;義,理也?!谎源苏麻_張一經(jīng)之宗本,顯明五孝之義理,故曰開宗明義章也?!?br />2.引申指說話或?qū)懳恼乱婚_始就揭明主旨綱要。如:「請開宗明義地說明你的來意,不要拐彎抹角?!?/div>
分類:
開始
邢炳
題解
后指
文章
意思
點明
《漢語大詞典》:
居利思義(居利思義)
謂臨財不茍得。
《
左傳·昭公二十八年
》
:“ 戊 之為人也,遠不忘君,近不偪同,居利思義,在約思純,有守心而無淫行。” 杜預(yù) 注:“不茍得?!?/div>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