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逸事  拼音:yì shì
正史上沒有記載的遺聞軼事。如:「許多傳奇小說多由逸事編撰而成。」也作「軼事」。
《漢語大詞典》:壽世(壽世)
謂造福世人。 清 陳康祺 《燕下鄉(xiāng)脞錄》卷十六:“每出入場屋,必召至案前,諄諄以名士壽世相勖?!?/div>
分類:造福世人
《漢語大詞典》:世范(世範)
世人的典范。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德行:“ 陳仲舉 言為士則,行為世范?!?宋 蘇軾 《父池贈太師追封溫國公》:“德為世范,言為世則。”
分類:世人典范
《漢語大詞典》:厲世(厲世)
激勵世人。宋史·王拱辰傳:“ 夏竦 除樞密使, 拱辰 言:‘ 竦 經(jīng)略西師,無功稱而歸。今置諸二府,何以厲世?’”參見“ 厲世摩鈍 ”。
《國語辭典》:厲世摩鈍(厲世摩鈍)  拼音:lì shì mó dùn
警勵世人,磨鍊魯鈍的人。引申指有振作人才之志?!稘h書。卷六七。梅福傳》:「爵祿束帛者,天下之厎石,高祖所以厲世摩鈍也?!?/div>
《漢語大詞典》:世議(世議)
世人的評論。 南朝 宋 鮑照 《代白頭吟》:“人情賤恩舊,世議逐衰興?!?span id="cwspe3n" class="book">《南史·顏延之傳》:“兼行闕於家,早負世議,天倫怨毒,親交震駭?!?宋 王安石 《虞部郎中刁君墓志銘》:“后秘閣再世不大遂,然多名人,在世議中?!?/div>
分類:世人評論
《漢語大詞典》:俗諦(俗諦)
(1).佛教語。佛教依照事物的現(xiàn)象而闡發(fā)的淺明而易為世人所理解的道理。又稱“世諦”、“世俗諦”,與“真諦”相對。 唐 李邕 《海州大云寺禪院碑》:“曾近俗諦,或乘法流?!?明 宋濂 《重塐釋迦文佛臥像碑銘》:“本則真諦,跡則俗諦。真俗混融,皆不思議之事,烏可以異觀哉?” 范文瀾 《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所謂二諦,一是俗諦,二是真諦。”
(2).引申指淺陋的道理。 吳騫 輯《扶風傳信錄》附錄引 清 王士禛 居易錄:“聞座客方談, 采蘋 笑曰:‘諸君所説,皆俗諦耳?!?/div>
《國語辭典》:宿命  拼音:sù mìng
佛教認為世人皆有過去之世,輾轉輪回,稱為「宿命」。
《漢語大詞典》:世程
世人的軌范、法式。 唐 岑參 《仆射裴公挽歌》之一:“盛德資邦杰,嘉謨作世程?!?唐 劉禹錫 《代郡開國公王氏先廟碑》:“ 大和 二年,增新室既成,祔顯考于尊位,告饗由禮,觀之者以為世程。” 元 王惲 《御驃出廄圖》詩:“圣經(jīng)説備預,萬古為世程。”
《國語辭典》:初唐  拼音:chū táng
論詩風者指唐初至玄宗開元初為「初唐」。漸變六朝風習,趨于渾茂。
《漢語大詞典》:范世(範世)
作世人模范。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序致:“吾今所以復為此者,非敢軌物范世者?!?盧文弨 補注:“車有軌轍,器有模范,喻可為世人儀型也?!?明 宋濂 《〈葉夷仲文集〉序》:“﹝予﹞始知圣人之不死,其所以代天出治,范世扶俗者,數(shù)千載猶一日也?!?/div>
《漢語大詞典》:惑世
迷惑世人。書·舜典“流 共工 于 幽洲 ” 孔 傳:“象恭滔天,足以惑世,故流放之。” 明 方孝孺 《與鄭叔度書》之三:“ 屈原 之《離騷》……肆意而作,非 相如 、 揚雄 之流夸富艷,眩采色,窮精畢慮而為之以惑世者。”
《漢語大詞典》:勵世(勵世)
勸世,勉勵世人。 明 劉基 《贈謚太師文成誥》:“臣等竊惟賞以延世,祀以廟享,二者所以報施勛臣,固帝王資以勵世磨鈍之具也?!?明 唐順之 《零陵縣知縣題名記》:“名者其起於古之所以勵世乎?古之所以勵世,其法莫備於史?!?/div>
《國語辭典》:覺世(覺世)  拼音:jué shì
佛教用語。自己覺悟佛道之后,又說法使世人覺悟,使皆脫離生死輪回之苦,稱為「覺世」。
《漢語大詞典》:聲施(聲施)
(1).名聲流傳。《淮南子·修務訓》:“ 段干木 不趍勢利,懷君子之道,隱處窮巷,聲施千里?!?span id="sgfd0tv" class="book">《史記·蕭相國世家》:“ 淮陰 、 黥布 等皆以誅滅,而 何 之勛爛焉。位冠羣臣,聲施后世,與 閎夭 、 散宜生 等爭烈矣。” 清 周亮工 《書影》卷四:“ 巨然 聲施至今, 劉 遂寂寂?!?br />(2).為世人所傳揚的名聲。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六:“今 裘 ( 裘叔度 )官至尚書,聲施赫奕?!?梁啟超 《論民族競爭之大勢》:“﹝所號稱英君哲相﹞皆乘此潮流,因勢而利導之,故能建造民族的國家,聲施爛然。”
《國語辭典》:警世  拼音:jǐng shì
警戒世人。如:「此肺腑之言,足以警世?!?/div>
分類:警告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