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黃金盡
 
黑貂裘
  
貂裘敝
 
敝貂裘
 
不下機(jī)
 
季子貂裘
 
黑貂裘敝
 
貂敝
  
弊貂裘
 
黑貂敝
  
鳴機(jī)婦
 
十上勞
 
烏貂裘
 
下機(jī)人
 
敝黑貂裘
 
季裘
 
剩貂裘
 
烏裘敝
 
妻嫂欺
 
敝洛陽
 
塵暗舊貂裘
 
恥妻嫂
  
還家畏嫂輕
 
懷書十上秦
 
黃金百斤盡
 
落魄蘇秦
 
破卻貂裘
 
秦貂沒
   
蘇家婦
 
蘇秦憔悴
 
烏裘十上
 
皂貂破敝
  
敝裘自愧
 
慚妻嫂
 
典卻烏貂裘
 
貂裘不畏雪
 
貂裘塵滿
 
風(fēng)塵黑貂
 
季子金盡
 
季子貪
 
妻嫂笑
 
蘇秦恥妻嫂
 
烏裘入秦
 
烏裘滯秦
 
行看嫂下機(jī)
 
應(yīng)嗔不下機(jī)

相關(guān)人物
秦惠王
 
蘇秦


《戰(zhàn)國策》卷三〈秦策一·蘇秦始將連橫〉~85~
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黑貂之裘弊,黃金百斤盡,資用乏絕,去秦而歸。羸縢履蹻,負(fù)書擔(dān)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狀有歸色。歸至家,妻不下纴,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蘇秦喟嘆曰:「妻不以我為夫,嫂不以我為叔,父母不以我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發(fā)書,陳篋數(shù)十,得太公陰符之謀,伏而誦之,簡練以為揣摩。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說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錦繡,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說當(dāng)世之君矣!」
《史記》卷六十九〈蘇秦列傳〉~224~
蘇秦者,東周雒陽人也。東事師于齊,而習(xí)之于鬼谷先生。出游數(shù)歲,大困而歸。兄弟嫂妹妻妾竊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產(chǎn)業(yè),力工商,逐什二以為務(wù)。今子釋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蘇秦聞之而慚,自傷,乃閉室不出,出其書遍觀之。曰:「夫士業(yè)已屈首受書,而不能以取尊榮,雖多亦奚以為!」于是得周書陰符,伏而讀之。期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說當(dāng)世之君矣?!骨笳f周顯王。顯王左右素習(xí)知蘇秦,皆少之。弗信。
《戰(zhàn)國策》卷十八《趙策一》
李兌送蘇秦明月之珠,和氏之璧,黑貂之裘,黃金百鎰。蘇秦得以為用,西入于秦。

簡釋

季子裘:詠人奔波勞碌。唐杜甫《搖落》:“鵝費(fèi)羲之墨,貂除季子裘。”


例句

弊貂不稱芙蓉幕,衰朽仍慚玳瑁簪。 吳仁壁 投謝錢武肅

銅梁劍閣幾區(qū)區(qū),十上探珠不見珠。 唐求 傷張玖秀才

十上恥還家,裴回守歸路。 孟浩然 南歸阻雪

惜無金張?jiān)?,十上空歸來。 孟浩然 送丁大鳳進(jìn)士赴舉呈張九齡

酬恩仗孤劍,十年弊貂裘。 戴叔倫 從軍行

不脫弊裘輕錦綺,長吟佳句掩笙歌。 戴叔倫 贈康老人洽

歸時儻佩黃金印,莫學(xué)蘇秦不下機(jī)。 李白 別內(nèi)赴征三首

貂裘非季子,鶴氅似王恭。 李白 江上答崔宣城

空吟白石爛,淚滿黑貂裘。 李白 秋浦歌十七首之七

弊裘恥妻嫂,長劍托交親。 李白 贈友人三首之三

一朝烏裘敝,百鎰黃金空。 李白 贈從兄襄陽少府皓

書空閒度日,深擁破貂裘。 李群玉 旅泊

黑貂不免敝,斑鬢兀稱觴。 杜甫 壯游

塵生彤管筆,寒膩黑貂裘。 杜甫 奉送王信州崟北歸

季子黑貂敝,得無妻嫂欺。 杜甫 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廣

鵝費(fèi)羲之墨,貂馀季子裘。 杜甫 搖落

北歸沖雨雪,誰憫敝貂裘。 杜甫 暮秋將歸秦留別湖南幕府親友

挈帶看朱紱,開箱睹黑裘。 杜甫 村雨

弊裘蘇季子,歷國未知還。 杜甫 遠(yuǎn)游

計(jì)偕十上竟無成,忽憶巖居便獨(dú)行。 權(quán)德輿 送殷卿罷舉歸淮南舊居

都作無成不歸去,古來妻嫂笑蘇秦。 沈亞之 送龐子肅

承明未薦相如賦,故國猶慚季子貧。 潘唐 下第歸宜春酬黃頗餞別

季子憔悴時,婦見不下機(jī)。 白居易 讀史五首

抱玉三朝楚,懷書十上秦。 盧僎 途中口號

十上不可待,三年竟無成。 盧綸 綸與吉侍郎中孚輒有所酬以申悲舊兼寄夏侯侍御審侯倉曹釗

仙桂高高似有神,貂裘敝盡取無因。 羅隱 東歸

知己秦貂沒,流年賈鵩悲。 羅隱 秋日懷孟夷庚

雙垂素絲淚,幾弊皂貂裘。 錢起 新豐主人

黃金裝屢盡,白首契逾新。 陳子昂 送梁李二明府

白璧疑冤楚,烏裘似入秦。 陳子昂 酬李參軍崇嗣旅館見贈

漆身恩未報(bào),貂裘弊豈嫌。 雍裕之 四色

雖免十上勞,何能一戰(zhàn)霸。 韓愈 懸齋有懷

玄草終疲漢,烏裘幾滯秦。 駱賓王 春日離長安客中言懷

素服三川化,烏裘十上還。 駱賓王 途中有懷

離人去復(fù)留,白馬黑貂裘。 高適 別孫?

十上多苦辛,一官恒自哂。 高適 哭單父梁九少府

長卿無產(chǎn)業(yè),季子慚妻嫂。 高適 酬裴秀才

典故
不畏虎
 
甘猛虎

相關(guān)人物
郭文


《晉書》卷九十四《隱逸傳·郭文傳》
洛陽陷,乃步擔(dān)入?yún)桥d馀杭大辟山中窮谷無人之地,倚木于樹,苫覆其上而居焉,亦無壁障。時猛獸為暴,入屋害人,而文獨(dú)宿十馀年,卒無患害?!瓏L有猛獸忽張口向文,文視其口中有橫骨,乃以手探去之,猛獸明旦致一鹿于其室前。……溫嶠嘗問文曰問曰:「猛獸害人,人之所畏,而先生獨(dú)不畏邪?」文曰:「人無害獸之心,則獸亦不害人?!?/span>

簡釋

不畏虎:詠高人隱士。宋蘇軾《南溪之南竹林中……故名之曰避世堂》:“高人不畏虎,避世已無心。”


例句

更議居遠(yuǎn)村,避喧甘猛虎。 杜甫 貽阮隱居(昉)

《韻府拾遺 未韻》:不畏
書:乃不畏戎毒于遠(yuǎn)邇,惰農(nóng)自安,不昏作勞,不服田畝,越其罔有黍稷。
分類:不畏
《國語辭典》: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拼音:mín bù wèi sǐ,nài hé yǐ sǐ jù zhī
人民不怕死,為何還要用死來威嚇?biāo)麄??用以表示對虐政所提出的警告。?dāng)人民生活困厄,生不如死時,雖有嚴(yán)刑峻法,也無法對人民產(chǎn)生制約的力量?!?a target='_blank'>老子》第七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div>
《國語辭典》:罷馬不畏鞭箠,罷民不畏刑法(罷馬不畏鞭箠,罷民不畏刑法)  拼音:pí mǎ bù wèi biān chuí,pí mín bù wèi xíng fǎ
已疲困乏力的馬,不怕鞭子打得急;已窮困不堪的人民,不畏懼嚴(yán)刑峻法的壓迫。意指為政者,應(yīng)以仁存心,以民心為取向,切不可一味以嚴(yán)法重懲加之于民,當(dāng)以民眾利益為先。漢。桓寬《鹽鐵論。紹圣》:「梁氏內(nèi)潰,不能禁峻法不止,故罷馬不畏鞭箠,罷民不畏刑法,雖曾而累之,其亡益乎?!?/div>
《國語辭典》:不畏彊御  拼音:bù wèi qiáng yù
為官剛正,不怕權(quán)勢的威逼。《詩經(jīng)。大雅。烝民》:「不侮矜寡,不畏彊御?!挂沧鳌覆晃窂?qiáng)御」。
《國語辭典》:不畏強(qiáng)御(不畏強(qiáng)御)  拼音:bù wèi qiáng yù
為官剛正,不怕權(quán)勢的威逼。《梁書。卷二六。陸杲傳》:「杲性婞直,無所顧望。山陰令虞肩在任,贓污數(shù)百萬,杲奏收治?!皆谂_,號稱不畏強(qiáng)御。」也作「不避彊御」、「不憚強(qiáng)御」、「不畏彊御」。
《國語辭典》:初生之犢不畏虎(初生之犢不畏虎)  拼音:chū shēng zhī dú bù wèi hǔ
剛出生的小牛不懼怕老虎。比喻閱歷不深的年輕人敢說敢做,無所畏懼。如:「剛進(jìn)入社會工作的人常秉著初生之犢不畏虎的銳氣奮勉不懈,希望有所建樹?!?/div>
《國語辭典》:不憚(不憚)  拼音:bù dàn
不怕、不畏懼?!读簳?。卷三六。列傳??仔菰础罚骸府?dāng)官理務(wù),不憚強(qiáng)御,常以天下為己任?!埂段拿餍∈贰返谝欢兀骸附淌磕尘任业扔诨⒖谥?,又不憚跋涉長途,送我們至萬國通商文明之地?!?/div>
《漢語大詞典》:松菊
松與菊不畏霜寒,因以喻堅(jiān)貞節(jié)操或具有堅(jiān)貞節(jié)操的人。 晉 陶潛 《歸去來兮辭》:“三徑就荒,松菊猶存?!?唐 劉禹錫 《酬令狐相公贈別》詩:“田園松菊今迷路,霄漢鴛鴻久絶羣?!?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二八:“ 陶潛 酷似 臥龍 豪,萬古 潯陽 松菊高?!?/div>
《國語辭典》:不怕  拼音:bù pà
1.不畏縮、不膽怯。如:「他藝高膽大,不怕任何危難?!?br />2.縱使、縱然。如:「人品最要緊,不怕有錢有勢,人品不好也不能受人重視?!?/div>
《漢語大詞典》:不忌
不畏忌;不嫉妬;不忌諱。左傳·昭公十四年:“貪以敗官為墨,殺人不忌為賊?!?span id="iitaede" class="book">《列子·湯問》:“﹝ 終北國 ﹞人性婉而從,物不競不爭,柔心而弱骨,不驕不忌,長幼儕居?!?沙汀 《在其香居茶館里》:“ 么吵吵 是個不忌生冷的人,什么話他都嘴一張就說了,不管你受得住受不住?!?/div>
《漢語大詞典》:頂踵(頂踵)
(1).頭頂與足踵。借指全軀。 唐 黃滔 《楊狀頭》:“將克周於頂踵,俾無失於毫釐?!?傅敷 《感懷》詩之一:“從知頂踵能人利,安用形骸與世違?”
(2).孟子·盡心上:“ 墨子 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焙笠蛞浴绊旛唷敝^不顧身體,不畏勞苦,盡力報(bào)效。 宋 范成大 《初赴明州》詩:“頂踵國恩元未報(bào),驅(qū)馳何敢嘆勞生。”《封神演義》第二二回:“ 昌 ( 姬昌 )有罪 商 都,蒙圣恩覊而不殺。雖七載之囚,正天子浩蕩洪恩;雖頂踵亦不能報(bào)?!?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黃九郎:“ 九郎 驚曰:‘兩世之交,但可自效,頂踵所不敢惜,何忽作此態(tài)向人?’”
《國語辭典》:勇氣(勇氣)  拼音:yǒng qì
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氣魄。《左傳。莊公十年》:「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div>
《漢語大詞典》:探虎
比喻不畏艱難。 南唐 李中 《送相里秀才之匡山國子監(jiān)》詩:“已能探虎窮《騷》《雅》,又欲囊螢就典墳?!?/div>
分類:不畏艱難
《漢語大詞典》:十上
謂多次上書言事。戰(zhàn)國策·秦策一:“ 蘇秦 始將連橫説 秦惠王 ……説 秦王 書十上而説不行?!?唐 駱賓王 《夏日游德州贈高四》詩序:“仰 長安 而就日,赴帝鄉(xiāng)以望云。雖文闕三冬,而書勞十上?!?唐 韓愈 《縣齋有懷》詩:“雖免十上勞,何能一戰(zhàn)霸?!?唐 賈島 《即事》詩:“自嗟憐十上,誰肯待三徵?!?/div>
分類:上書言事
《漢語大詞典》:季子裘
季子 的貂裘。指 戰(zhàn)國 時 蘇秦 入 秦 求仕,資用耗盡而歸之事。戰(zhàn)國策·秦策一:“﹝ 蘇秦 ﹞説 秦王 書十上而説不行。黑貂之裘弊,黃金百斤盡,資用乏絶,去 秦 而歸。羸縢履蹻,負(fù)書擔(dān)橐,形容枯槁,面目犂黑,狀有歸色?!焙笠浴凹咀郁谩敝^旅途或客居中處境困頓。 唐 殷堯藩 《九日》詩:“壯懷空擲 班超 筆,久客誰憐 季子 裘?!?宋 陸游 《舟中夜賦》詩:“千里風(fēng)塵 季子 裘, 五湖 煙浪 志和 舟?!?明 唐順之 《十五夜旅懷》詩:“鏡有 潘郎 鬢,囊無 季子 裘?!?/div>
《漢語大詞典》:敝裘
破舊的皮衣。 唐 岑參 《聞宇文判官西使還》詩:“白髮悲明鏡,青春換敝裘?!?明 劉基 《呼燈》詩:“西風(fēng)一夜吹庭樹,驚起呼燈問敝裘?!?清 黃鷟來 《雨中感懷》詩:“起行視天宇,太息攬敝裘。”
分類:破舊皮衣
《漢語大詞典》:秦裘
指破舊的皮衣。 唐 駱賓王 《宿山莊》詩:“拾青非 漢 策,化緇類 秦 裘?!?陳熙晉 箋注:“ 唐 都 秦中 ,故曰 秦 裘。兼用 蘇秦 裘敝去 秦 事?!?/div>
分類:破舊皮衣
《漢語大詞典》:裘敝金盡(裘敝金盡)
見“ 裘弊金盡 ”。
《國語辭典》:裘弊金盡(裘弊金盡)  拼音:qiú bì jīn jìn
皮衣破敗,錢財(cái)用盡。形容生活窮困窘迫。語本《戰(zhàn)國策。秦策一》:「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黑貂之裘弊,黃金百斤盡?!谷纾骸杆?yàn)樯钌莩蓿旨由贤顿Y失敗,沒多久就弄得裘弊金盡。」
《國語辭典》:貂裘  拼音:diāo qiú
用貂皮制成的裘衣。《儒林外史》第四二回:「那小戲子一個個戴了貂裘,簪了雉羽,穿極新鮮的靠子,跑上場來。」
《漢語大詞典》:黑裘
紫貂皮制成的裘。 唐 杜甫 《村雨》詩:“攬帶看朱紱,開箱覩黑裘?!?唐 溫庭筠 《過西堡塞北》詩:“白馬犀匕首,黑裘金佩刀?!?/div>
分類:貂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