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舉行大祭等儀式,奏管樂者在堂下,故稱管樂器為“下管”。
《書·益稷》:“下管鼗鼓,合止柷敔。” 孔穎達 疏:“經言不管,知是堂下樂也。”
《周禮·春官·大師》:“大祭祀,帥瞽登歌,令奏擊拊。下管,播樂器,令奏鼓朄。大饗亦如之?!?鄭玄 注引 鄭司農 云:“下管,吹管者在堂下。” 賈公彥 疏:“凡樂,歌者在上,匏竹在下,故云下管播樂器。下管即笙簫及管皆是?!?span id="l73mhau" class="book">《
文選·陸機〈文賦〉》:“象下管之偏疾,故雖應而不和?!?呂向 注:“堂上歌
《鹿鳴》,堂下吹下管,管聲疾,與
《鹿鳴》雅聲不相和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