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儒冠誤身
杜甫騎驢
星星種種坐儒冠
相關(guān)人物杜甫
《全唐詩》卷二百一十六〈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紈褲不餓死,儒冠多誤身。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甫昔少年日【甫昔妙年日】,早充觀國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李邕求識面,王翰愿卜鄰【王翰愿為鄰】。自謂頗挺出【自謂頗挺生】【自謂頗挺特】,立登要路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俗淳。此意竟蕭條,行歌非隱淪。騎驢三十載,旅食京華春【旅客京華春】。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主上頃見徵,欻然欲求伸。青冥卻垂翅,蹭蹬無縱鱗【案:天寶中。詔徵天下士有一藝者。皆得詣京師就選。李林甫抑之。奏令考試。遂無一人得第者?!俊I趵⒄扇撕?,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誦佳句新。竊效貢公喜,難甘原憲貧。焉能心怏怏,祗是走踆踆。今欲東入海,即將西去秦。尚憐終南山,回首清渭濱。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白鷗沒浩蕩【白鷗波浩蕩】,萬里誰能馴。
典故下筆不休
傅武仲
相關(guān)人物班固
傅毅
《昭明文選》卷五十二、三國魏·魏文帝(曹丕)《典論論文》
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間耳,而固小之,與弟超書曰:「武仲以能屬文為蘭臺令史,下筆不能自休?!?/span>
例句
文輕傅武仲,酒逼蓋寬饒。
學(xué)富贍清詞,下筆不能休。
《文選·禰衡(鸚鵡賦)》
時黃祖太子射賓客大會,有獻鸚鵡者,舉酒于衡前曰:‘禰處士,今日無用娛賓,竊以此鳥自遠而至,明慧聰善,羽族之可貴,愿先生為之賦,使四坐咸共榮觀,不亦可乎?'衡因為賦,筆不停綴,文不加點。
簡釋
下筆不加點:指文思敏捷。清葉方藹《撰西樵考功志文畢寄阮亭戶部》:“敢云下筆不加點,差喜臨文無愧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