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26—1199
【介紹】:
宋開封人,字光錫,初名興宗?;兆卩嵑笸饧胰缹O。以外戚恩授成忠郎。孝宗乾道初,徙福建路兵馬鈐轄。知廬、揚二州,皆有政績。光宗紹熙中,遷保靜軍承宣使。寧宗即位,知明州。告老,授武泰軍節(jié)度使。卒謚忠肅。有《奏議》。
全宋文·卷四九九○鄭興裔(一一二六——一一九九),初名興宗,字光錫,開封(今河南開封)人?;兆卩嵒屎笾秾O。初以后恩授成忠郎,充干辦祗候庫,累至江東路鈐轄。乾道間徙福建路。淳熙間,歷差浙東、浙西、江東提刑,入知閤門事兼干辦皇城司,又兼樞密副都承旨,出知廬州、揚州。紹熙元年,遷保靜軍承宣使,召領(lǐng)內(nèi)祠。寧宗即位,除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告老,授武泰軍節(jié)度使。慶元五年卒,年七十四,謚忠肅。見《武泰軍節(jié)度使贈太尉鄭公興裔神道碑》(周必大《文忠集》卷七○)?!?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六五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寧波府鄞縣人,字堯卿,一作安卿,號東明。嘉靖十一年進士。由隨州知州升工部員外郎,忤武定侯郭勛,杖謫為袁州知州。三十八年,以右副都御史提督南贛,明年升兵部右侍郎。歸鄉(xiāng)后建天一閣藏書樓,有書七萬卷。有《天一閣集》。
甬上耆舊詩·卷十七字堯卿,號東明,以進士出知隨州,有治行,遷工部員外郎。時大工頻起,武定侯郭勛為督,其勢張甚,公以事忤之,勛譖于上,下公獄,杖之闕下,出知袁州。相嵩,其郡人也。嵩子世蕃欲取宣化公宇,公不可,世蕃怒,欲斥之,嵩曰:是抗郭武定者。踣之,適高其名,遂得寢。稍遷按察副使,備兵九江,歷廣西、福建、云南、陜西諸藩臬,進副都御史,巡撫南贛諸郡,擒劇賊李文彪,平其穴。疏請筑城程鄉(xiāng)之濠居村,設(shè)一通判,以消豫章、閩粵之奸,復(fù)攻大盜馮天爵,斬之。遷兵部右侍郎,解組歸。時郡中東沙張公、竹墟屠公亦以事廢,與公并里居,投閒嘯詠,主一時文柄,人稱為東海三司馬。而公筑居在兩湖深處,舍徑窅曲,林木翳然,不知在城市中。性喜藏書,于舍中起天一閣,盡購海內(nèi)異本,列為四部。尤善收說經(jīng)諸書,及先輩詩文集未傳世者。與吳門王鳳洲家歲以書目取較,各鈔所未見相易。故浙東藏書家,以范氏天一閣為第一。卒年八十三。所著天一閣集、撫掌集。公天一閣所藏書最有法,至今百馀年,卷帙完善。適余選里中耆舊詩,公曾孫光燮為余掃閣,盡開四部書,使縱觀,因得鄭滎陽、黃南山、謝廷蘭、魏松云諸先生集詩,錄入選中,俱前此選家所未見者,其有功吾鄉(xiāng)文獻為甚大矣。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字堯卿,一字安卿,鄞縣人,嘉靖壬辰進士,累官兵部右侍郎有天一閣集
維基范欽(1506年—1585年),字堯卿,一字安卿,號東明,浙江鄞縣莫家漕(今寧波市)人,祖籍京西路鄧城(今湖北襄陽)。藏書家、學(xué)者。嘉靖年間,范欽以進士出身入仕,宦游各地三十馀年,官至兵部右侍郎。范欽酷愛藏書,晚年在鄉(xiāng)里建立浙東第一的藏書樓——天一閣,至今尚存。范欽自幼刻苦攻讀,嘉靖七年(1528年)戊子科浙江鄉(xiāng)試舉人,嘉靖十一年(1532年)中式壬辰科二甲進士,任湖廣隨州知州。升任工部員外郎。當(dāng)時正值朝廷在京師大興土木,武定侯郭勛督建工程,氣焰囂張。范欽因忤逆郭勛,被廷杖下獄。后出任袁州府知府,升湖廣按察使司副使,備兵九江。九江盜賊繁多,范欽下令衛(wèi)所各率所屬兵士,分別駐扎水陸兩處,互相策應(yīng),盜賊潰散。升任廣西布政使司參政轉(zhuǎn)福建按察使,升云南右布政使、陜西左布政使。丁憂歸里。守喪結(jié)束重新起用,補河南布政使,升副都御史,巡撫南贛汀漳諸郡,剿滅劇寇李文彪、馮天爵,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八月升任兵部右侍郎。當(dāng)時嚴(yán)嵩當(dāng)權(quán),同年十月即被南京御史王宗徐等劾奏“黷貨縱賊,貽患地方”,“回藉聽勘”,范欽見國政日非,遂辭歸鄉(xiāng)里。范欽友愛諸弟,致仕歸鄉(xiāng)后,興建祖祠,對親族多有照顧。其生性愛書,每到一處,即刻意蒐集當(dāng)?shù)氐母鞣N刻本,無法購買,就雇人抄錄,并興建天一閣,將書籍分門別類收藏。當(dāng)時同鄉(xiāng)張時徹、屠大山均家居,范欽與二人多有唱和,人稱“東海三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