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句因包含“過隙”,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過隙
第 16 句因包含“三韓”,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三韓
第 19 句因包含“縫掖”,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縫掖
第 19 句因包含“冠,章甫”,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冠章甫
第 28 句因包含“考槃”,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考槃
第 29 句因包含“仲連蹈東海”,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蹈東海
第 30 句因包含“伯夷,西山”,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伯夷
第 39 句因包含“金人”,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金人
第 51 句因包含“時中”,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時中
第 53 句因包含“危言”,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危言
甲申秋。與李大而(鐘泰)聯(lián)句 晚清 · 金道和
 押詞韻第七部 出處:拓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青猿七月初六日,二子悄然相看
人世光陰過隙,六十平生空飯(大而。)。
是日又逢陰雨窘,破屋床床苦無乾達民。)
有書在案無欲讀,有琴在壁不敢(大。)
慨然起憶新亭集,江南名士涕空潸。
籌策不能決勝,膂力不能跨鞍(達。)
舉世滔滔傾湫海,只手誰可回狂瀾。
文物吾東五百年,天下皆稱舊三韓(大。)
先王法制日月,皇室規(guī)模表襟鞶(達。)。
衣以縫掖冠章甫,眼中不見椎髻(大。)。
閼逢風雨四周后,一片丹心不刊(達。)。
悵望斗北遙遙處,夕陽秋色空馀壇(大。)。
學士孤魂何處在,某里花草春又殘(達。)。
乾坤正氣不得山林幾處歌考槃。
欲為仲連蹈東海,愿作伯夷西山(大。)。
超然自靖亦一計,林慮蓋有申屠蟠(達。)
只有頭上蒼蒼在,一理無往不還(大。)
聞說名公出門去,卓卓風節(jié)老奸(達。)。
已矣世道如此,不若深入謀身安。
丁寧相守金人戒,茅茨終日柴關(大。)
高堂俱有鶴發(fā)在,吾輩苦心言亦難。
山岨水曲一弓地,與之攜手蓋棺(達。)。
隨分耕鑿生涯足,暇日登臨胸懷寬。
此外紛紛何足道,財者財之官者官(大。)。
相逢媚悅妖狐雜,一場唯諾林鳥??(達。)。
為學豈易時中道,處世終難元祐完(大。)。
往往直犯危言戒,腔血如沸不可(達。)。
偶得村醪大醉,抵發(fā)狂言若干(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