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句因包含“珠玉”,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珠玉
第 11 句因包含“三山”,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三山
第 11 句因包含“洞天,三十,六”,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洞天三十六
第 21 句因包含“策蹇”,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策蹇
第 21 句因包含“蹇驢”,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蹇驢
第 30 句因包含“草堂”,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草堂
第 31 句因包含“琪樹”,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琪樹
第 44 句因包含“鶴駕,云”,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鶴駕
第 48 句因包含“盤谷”,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盤谷
第 56 句因包含“桃源”,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桃源
第 60 句因包含“考槃”,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考槃
第 60 句因包含“碩人”,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碩人
第 66 句因包含“玉局”,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玉局
第 67 句因包含“隙駟”,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隙駟
第 71 句因包含“東山”,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東山
第 73 句因包含“萬鐘”,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萬鐘
第 74 句因包含“二頃,田”,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二頃田
第 75 句因包含“靈臺”,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靈臺
鶴莊歌走筆。呈因卿(宗之)聯(lián)壁案 明末清初 · 鄭侙
 出處:愚川先生文集卷之一
高人結廬幽谷,杳然絕世立于獨。
末路知己是澗翁,頻叩蓬門寒燠。
怪君道氣發(fā)奉宇,談屑霏霏珠玉。
從前屢驚不一再,豈止偶刮三日目。
若非異人,定是學仙箓。
吾聞三山三十六洞天,散在中原東國
世人足履不能識,可笑心塵而眼肉。
鶴陰從古號奇隩,恨未一造尋討。
幾望煙霞夢想,自嘆塵緣猶未掃。
韶光已老佳節(jié)清和感物思人閒興惱。
今朝出門策蹇驢,丹崖青壁攀躋
穿云越壑不知幾重兮,山花巖桂發(fā)幽香,風吹馥郁衣裾。
去天十分在下,宛然洞府回山溪。
眼為明兮心為開,望望欲進催枯藜
竹扉半啟草堂靜,繞舍琪樹珍禽啼。
岸巾迎我笑且訝,底事涉險幽棲。
岑家跫音可喜,況此好客相攜(時,從侄幼溫偕往。)
手掃苔軒綠池,展席狎坐頻呼兒。
春盤擎進蕨芽馨,碧樽開酌松醪清。
山中風味淡泊,滌蕩煩惱塵魂醒。
清談未了遐眺,指點洞壑輸閒評。
鶴駕西橫開萬疊青蓮,照骨東峙千丈云根。
翠屏青嶂繚而周兮,往而復太行。
盤谷未足喻其奇兮,別一天地于焉存。
粳稻滿野百泉流,麥浪際天春風翻。
下土連年苦旱乾,誰知福地愁嘆
天旋斗極地穴狐貍隅,金精耀芒兮石鼓鳴山。
桃源邈矣不可期,此世何處求身安。
羨君優(yōu)游一區(qū),上奉慈親妻孥,考槃聊試碩人寬。
風流跌宕適意,俯仰天地有馀歡。
時從野老農談,或參韻釋敲云關
清詩吟處屬人和,玉局爭來留客看。
百年真?zhèn)€隙駟然,局促胡為膏火煎。
竹帛垂名不惡,蒿目憂時可憐。
東山系望反為累,南陽性命茍全。
那將萬鐘,換此二頃田。
得喪榮辱不足以亂吾之靈臺兮,浩然之樂誰能遷。
萬壑松風和醉歌,一春蘿月臨閒眠。
世間何限富貴子,到底清福君能專。
自笑區(qū)區(qū)戀塵臼,一名才得雪盈顛。
沉迷抵死何為,直欲脫去牽連
攜家卜鄰已決,不待招我歸來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