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 句因包含“龍光”,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龍光
第 63 句因包含“寧王”,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寧王
第 74 句因包含“二陸”,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二陸
第 75 句因包含“神州,陸沉”,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神州陸沉
第 78 句因包含“吾道,東”,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吾道東
第 92 句因包含“龍門”,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龍門
第 92 句因包含“龍門”,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龍門
第 92 句因包含“龍門”,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龍門
洪武八章章十二句。追述太祖康獻(xiàn)大王用夏變夷垂法后圣之功 清 · 金平默
四言詩 出處:重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洪武受命,撫綏萬方。
孰迓宣光,侵遼為狂。
猗我康王,薄言出疆。
言旋言歸,斧彼奸吭。
以謝京周,照我天常。
克鞏洪基,維帝式臧。(一章)

洪武受命,匡復(fù)華夏。
聲教東漸,及海之左。
康王向義,媚于天子
天子冊(cè)之,父母孔邇。
勖率禮義,大邦是藩。
拜稽首,天子萬年。(二章)

洪武受命,訓(xùn)迪箕邦。
亟用華夏,以變夷風(fēng)。
后服明命,維圣斯則。
丕闡彝教,惇敘禮樂。
天子嘉之,視同內(nèi)服。
拜稽首,天子萬壽。(三章)

康王孫子,世闡厥猷。
藩衛(wèi)皇室對(duì)揚(yáng)皇休。
宣王承之,困于漆齒
天子再造,回咷為喜。
拜稽首,天子之功。
天子功,自我造邦。(四章)

昔在深河侯度孔虧。
至于憲王,事出權(quán)宜
廷議略之,天子寬之。
匪徒寬之,又命援師。
何以感之,前王弗忘。
前王弗忘,是饗龍光(五章)

皇社既屋,穢于沈人。
維時(shí)寧王,哀此中原。
惇敘五典,維義與仁。
大老歸之,涼彼義伐。
寔天弗吊,中道瓦裂
雖則瓦裂,昭揭日月。(六章)

姚江湯湯,源于二陸。
神州陸沉,其效頃刻。
變夷伊始,吾道其東。
代有哲人,閩洛是宗。
周禮在魯,陸沉之中。
誰其致之,東后之功。(七章)

歐羅蹢躅,羸豕之孚。
三后備之,鋤于厥初。
匪我嗜殺,生道是敷。
哲人胚胎,龍門之嵎。
知微知彰,探本窮源
大夫君子,無曰空言(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