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句因包含“羲之”,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羲之
第 51 句因包含“元之”,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元之
第 72 句因包含“膠,漆”,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膠漆
第 72 句因包含“膠,漆”,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膠漆
第 72 句因包含“膠,漆”,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膠漆
四友 明末清初 · 河弘度
 出處:謙齋先生文集卷之二
天子以至庶人未有不須友以成者。
信呼程夫子之言,曰氣就相合處去也。
文房之有此四物,亦相隨而為友。
駏蛩始終,等云龍先后
庖羲立極,始書契之有作。
或以漆而書簡,或以字而刻木。
書法之未備,粵創(chuàng)制疏略。
三代而寢盛,奄四君相友。
陶泓之堅礭,體其靜而得壽。
中山之毛氏,含其英而吐實。
楮先生素質,凜霜雪皎潔。
兼兩君而成三,暨陳玄而為四。
文以會而麗澤,闕其一則不是
用之行兮舍之藏,信出處相似。
墳典之無傳,乃同心謀議。
千圣道德,載萬代文史
天道人文,及山經(jīng)與地志。
無所往而不通豈唯愛夫文士。
協(xié)贊文治,可用參于天地。
使仲尼而非爾,其何以日月。
后人而無此,亦何見其前烈。
須臾可離,歷萬古不易。
然四者之功用,隨代序變易
漢之文兮唐之詩,徒悅人耳目。
東晉之神畫,但得稱夫奇絕。
宋之詞兮元之曲,亦豈關于大體。
伊洛淵源庶人文之再肇。
豈四者之有異,人用之之大小。
有望四益,托平生知己。
楊美新之奚取,杜驚入之何事。
禮法場里從容仁義府中邐迤。
胸中素蘊,鼓萬物使咸被。
蓋將有是意焉,而力莫能致也。
四友使佐余,遂為箴其警只。
箴曰:磨肌戛骨,不慢不褻。
道協(xié)膠漆,志切偲切。
放意則肆,矜持則迫。
有事焉,神明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