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 句因包含“班揚”,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班揚
第 39 句因包含“俎豆”,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俎豆
第 43 句因包含“飲水”,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飲水
第 54 句因包含“問津”,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問津
第 55 句因包含“采芹”,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采芹
第 56 句因包含“惜,分陰”,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惜分陰
第 39 句因包含“俎豆”,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俎豆
第 43 句因包含“飲水”,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飲水
第 54 句因包含“問津”,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問津
第 55 句因包含“采芹”,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采芹
第 56 句因包含“惜,分陰”,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惜分陰
盧弓甫學士以雍正壬子入仁和縣學今六十年有重游學宮詩屬同人和賦此寄贈(甲寅) 清 · 翁方綱
押陽韻 出處:復初齋詩集卷四十六蘇齋小草二、復初齋詩集卷四十六
壬子我未生,君已游邑庠。
廿載隨君后,步趨于詞場。
荷君汲古力,跬步相扶將。
今又四十載,述作罕輩行。
即茲游泮詩,頗識為學方。
君自入泮后,六年舉于鄉(xiāng)。
班趨紫薇省,名唱探花郎。
禁林切入直,頭廳遂高翔。
橐筆螭坳下,持衡楚粵疆。
耆宿兼經(jīng)師,暨陽復晉陽。
藝林廣津逮,不獨常與杭。
札記出鐘阜,著錄遍門墻。
傳義丳馬鄭,訓纂該班揚。
顧惟雅故函,匪矜博洽長。
即于宋濂洛,蓋弗輕否臧。
儒生于本師,動輒肆評量。
根柢計已失,枝葉憑何昌。
君讀程朱書,審慎必加詳。
是以整百家,不啻晤一堂。
重來謁俎豆,無愧游齋廊。
甲科老詞宗,白首加壽康。
飲水必知源,盎盎書傳香。
訓詁示子孫,忠孝為文章。
后學是楷式,嘉話資奉觴。
隔年始讀詩,遠夢馳錢塘。
幾個老同年,舊學勤弗遑。
勖我日月邁,問津溯川梁。
愿似采芹初,分陰惜螢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