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選項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共237,分12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七言律詩
知樂亭次韻 清 · 李敏敘
七言律詩
山行駐馬訪茅軒,一壑中藏活水源。
不必秦人能避亂,要知鄭谷可逃喧。
游魚過處新荷動,倦鳥歸時夕景翻。
早晚與君同此樂,欲將衰白寄山根。

東行道中 清 · 李敏敘
七言律詩
① 癸巳伯氏宰金化。家君寓忠州。將自金化游楓岳。由江陵達忠州故云耳。
春日行行馬首東,海山遙在白云中。
輕塵不受飄零雨,弱柳還棲斷續(xù)風(fēng)。
孤雁影邊分竹近,六鰲頭上杖藜通。
關(guān)東勝地皆堪賞,且道江陵卻向忠。

踰斷發(fā)嶺 清 · 李敏敘
七言律詩
此行辛苦欲何之,松桂叢中暮雨時。
關(guān)嶺相連縈似帶,路岐無定亂如絲。
千回急澗深浮馬,一面奇峰半露眉。
自是仙山存宿計,不妨沾濕又長饑。

到正陽寺 清 · 李敏敘
七言律詩
要好看山處處行,正陽樓上獨分明。
天成刻削呈顏面,玉立清高露性情。
春雪尚留元化洞,海云多住眾香城。
眼中蘭若知多少,一一孤煙巖際生。

贈徐道潤 清 · 李敏敘
七言律詩
① 文重○徐乃方伯之子。余登正陽。徐追會坐語。明朝徐先去。將別為贈。
準擬金剛?cè)菀卓?,那知此地獨艱難。
逢君似有前期在,處世難成一笑歡。
古寺夕陽攜客好,殘燈清夜伴僧寒。
他時更約佳時節(jié),躑躅花紅楓葉丹。

尋萬瀑洞 清 · 李敏敘
七言律詩
神仙洞府紫霞濃,澗水東邊訪碧峰。
撞破一山千霹靂,擘開雙峽兩蛟龍。
云生不辨深深壑,日暮遙聞遠遠鐘。
從此窮源如可到,太清真客定相逢。

仙山一別歲崢嶸,雪里經(jīng)行路不明。
石上苔痕前度過,山中月色幾回盈。
薄游孤負龍淵勝,再往寧嫌鳥道橫。
莫學(xué)世人誇疾足,花開同訪舊題名。

過叢秀山 清 · 李敏敘
七言律詩
蒼山橫斷壓平沙,步上危橋落日斜。
千縷細泉寒瀉壁,一川輕浪暖浮花。
石間春色明紅錦,鴉背晴光帶紫霞。
最有南州朱學(xué)士,長留寶墨向人誇。

梨花落盡柳花飛,去歲離鄉(xiāng)今始歸。
可惜松篁殘舊植,尚憐雞犬護空扉。
田園勝事年年減,湖海初心忽忽非。
會待東岡成小筑,黃冠重拂故漁磯。

華陽仙洞舊知津,此夕從游訪道真。
碧水縈回流太古,青山偃蹇似高人。
天教云谷留真逸,我欲風(fēng)雩詠暮春。
他日更容床下拜,藥欄書閣問經(jīng)綸。

其二
七言律詩
丘壑棲遲道愈高,清溪深處架新寮。
先生不用騎驢出,俗客休煩杖策招。
歲久杉松皆老大,秋深巖谷總蕭條。
袖中閑縮調(diào)元手,臥看風(fēng)煙變暮朝。

其三
七言律詩
洞里仙風(fēng)拂面涼,清溪深入路何長。
幸從六七冠童后,仍訪東南水石場。
古壑波寒龍正蟄,空林木落菊猶芳。
移家欲乞華山半,卻恐先生笑倔強。

其四
七言律詩
流水縈回境絕奇,青山萬疊擁寒籬。
孤忠宣室延登夜,遺恨空山痛哭時。
月落鵑禽啼怨血,云深虎豹養(yǎng)幽姿。
何人谷里歌商頌,恐有門前荷蕢知。

朅來河上訪先廬,心跡雙清止水如。
誰識匡床豪士臥,始知安宅大人居。
浮名過眼如飛鳥,至道忘筌在得魚。
白雪詞高難屬和,情深還愧友朋書。

其二
七言律詩
茅屋凄凄雨氣寒,卻憐松菊半摧殘。
西鄰酒熟披衣往,南畝禾生倚杖看。
落日郊墟尋古木,清風(fēng)谷口訪幽蘭。
歸來獨掩柴門臥,不覺朝光已數(shù)竿。

偶題 其一 清 · 李敏敘
七言律詩
功名直是道之馀,千古浮云過太虛。
飲水曲肱知孔樂,倚窗容膝有陶廬。
閑看稚子叢羅雀,笑謝鄰翁柳貫魚。
盡日蕭然無一事,谷風(fēng)時動滿床書。

其二
七言律詩
日照虛檐午氣清,風(fēng)來池面動微涼。
拋書不足三冬學(xué),得意方知萬事輕。
新種葡萄添短架,舊移叢竹護陳莖。
鄰人強促相如往,山寺歸來賦鹿鳴。

其三
七言律詩
天下紛紛海外驚,十年南北正交兵。
圣人未應(yīng)焚香祝,星象空傳掃穢名。
志士聞雞多苦怨,幽人撫劍動寒聲。
黃金臺上留遺恨,碣石愁云萬古情(時有彗星之異)。

送人通判北青 清 · 李敏敘
七言律詩
君歸且莫嘆窮荒,青海繁華擅北方。
夜獵平原圍猛獸,春游高閣擁新妝。
朝廷自古忌才子,邊塞即今無戰(zhàn)場。
醉倚侍中臺上月,閑聞羌笛弄伊涼。

西北諸峰蓋可從,緣崖試上最高峰。
春光不到巖邊樹,霞氣輕侵石上筇。
三步回頭愁鳥道,二分垂足躡仙蹤。
閑吟謝朓驚人語,一洗塵間芥滯胸。


共237,分12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