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趙希袞

相關人物:共 1 位。
共 1 首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釋廣聞(一一八九~一二六三),賜名佛智,號偃溪,俗姓林,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年十五從智隆于宛陵光孝寺。十八受具戒。初謁印鐵牛。追隨少室睦、無際派甚久。后謁浙翁琰于天童、雙徑,師之。理宗紹定元年(一二二八),住慶元府顯應山凈慈禪寺。移住香山智度禪寺、萬壽禪寺。淳祐五年(一二四五),移住雪竇資圣禪寺。八年,住育王山廣利禪寺。十一年,住凈慈報恩光孝禪寺。寶祐二年(一二五四),住景德靈隱禪寺。四年,住徑山興圣萬壽禪寺。景定四年卒,年七十五。為南岳下十八世,浙翁琰法嗣。有《偃溪廣聞禪師語錄》,收入《續(xù)藏經(jīng)》。事見《語錄》及所附林希逸撰《塔銘》。 釋廣聞詩,以輯自《語錄》者及其中單編之詩依原卷次編為兩卷。
補續(xù)高僧傳·習禪篇
廣聞。
閩之侯官林氏子。
家世業(yè)儒。
疏眉秀目。
哆口豐頤。
從季父智隆于宛陵光孝。
十八得度受具。
初見鐵牛印。
少室睦。
無際派。
追隨甚久。
聞浙翁唱道天童。
袖香謁之。
初見機道齟齬。
翁移徑山。
師踵至。
翁笑迎曰。
汝來耶。
一夕坐檐間。
聞更三轉入室。
曳履而蹶。
如夢忽醒。
翌朝造翁室。
翁舉趙州洗缽盂話。
師將啟吻。
翁遽止之。
平生疑情。
當下冰釋。
紹定戊子。
四明制閫胡公。
以小凈慈致之。
歷住香山萬壽雪竇育王凈慈靈隱徑塢八山。
所至革弊支傾。
廣容徒眾。
道化大行。
有云。
十字街頭石幢子。
無你遮護處。
一聲江上侍郎來。
無你回避處。
衲僧家。
早出暮入。
腳前腳后。
也須仔細。
忽然筑著磕著。
凈慈拄杖。
別有分付。
又云。
一升三合。
拄杖頭邊。
萬水千山。
草鞋跟底。
未言先領。
誰家灶里。
無煙撩起。
便行是處。
井中有水。
莫道空來又空去。
許多途路不相孤。
洗發(fā)精醒。
可謂善說法要矣。
景定四年。
壽七十五而化。
師法嗣頗眾。
而獨云峰高止泓鑒二公。
能振起師道云。
新續(xù)高僧傳·習禪篇第三之三
又,偃溪廣聞者,侯官林氏子,年十八得度受具。初見鐵牛印、少室睦、無際派,追隨甚久。參浙翁于天童,針芥雖投,自知未契。及再參于雙徑,一夕坐檐間,聞更三轉入堂,曳履而蹶,如夢初醒。詰朝入室,翁舉趙州洗缽盂?,將啟吻,遽止之,平生疑情忽焉冰釋。紹定時,由凈慈歷香山、萬壽、雪竇、育王、靈隱、徑塢上。堂云:“趙州吃茶去,金牛吃飯來,龍門多上客,有人續(xù)得末后一句,許入阿字法門?!本岸ㄋ哪炅率娜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