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陳疇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箕子廟。次金侍郎韻(丁丑) 明末清初 · 崔鳴吉
五言律詩
道啟陳疇日,心驚達丑辰。
殷墟空灑涕,鰈域竟歸仁。
香火祠堂舊,丹青畫像新。
明夷看苦意,千載重沾巾。
擬應制 清 · 葉方藹
五言排律
堯日昭千古,虞風洽九州。
山川爭獻瑞,河洛共陳疇。
絕域妖氛洗,邊庭獵火收。
七旬宣至德,六月壯弘猷。
玉弩乾靈震,璇樞廟算周。
受降先筑塹,定遠不須侯。
大度惟容眾,神功定遏劉。
自能馴虎豹,多事奮貔貅。
苜蓿將花獻,珊瑚作樹投。
歸心隨馬首,拜手列螭頭。
曙曉開閶闔,天高識冕旒。
朱鳧窮異域,白道達遐陬。
榆塞看飛雁,桃林好放牛。
羽書沙海絕,烽戍玉關休。
共仰車書遠,還看禮樂修。
九功歌鳳管,七德舞龍斿。
星屆軒臺外,風隨禹甸流。
百年銷反側(cè),萬國效共球。
士享承平樂,人從大化游。
鹓班垂縉笏,虎旅脫吳鉤。
極拱辰偏煥,云開氣欲浮。
升文綿寶歷,戢武固金甌。
遙識千山凈,應知百祿遒。
丈章思報國,弭筆上歌謳。
秦燔未烈賴斯傳,拜獻金華幾歲年。
鳳紙喜沾今日賜,龍縑重撫舊時編。
圖書道契陳疇日,象數(shù)微探出洛前。
幸遇羲文今御極,馀生何敢廢丹鉛。
野革埸藿上生綃,浥露凝霜品目殽。
我亦披圖思土物,山中赤堇水中茭。
秀才名陽復。玉川人。小也業(yè)經(jīng)既通。以眼昏未赴舉。家甚貧。值辛亥之饑。無以計活。遂棲山咽松葉與榆汁。不食粒谷。已七朔云。余甚奇之。告以九轉(zhuǎn)之術。仍作詩以贈之。
玉川子,真脫俗。
金火厄運艱民食,萬姓乾如魚帶索。
子本無錐但有腹,嗟嗟其將顛于壑。
頎長羽人自道偓,夜半撫頂告靈藥。
攜將竹筐上云岳,摘取赪虬須發(fā)碧。
把刀又斫白榆瀝,南極大星光堆錯。
始??臟神夢告惡,久??睡魔夜辟易。
最恨此術不早覺,謾向螢窗舌耕篤。
玉川太守饌?cè)缬?,湖南方伯食長肉。
君曾讀書何所卜,為是汲汲養(yǎng)喉嗌。
夜誦忽驚夢天祿,天祿不肯朱點額。
白日青煙遮兩目,三秋啾啾虛四壁。
自言五谷今已辟,魚與熊掌無所欲。
飽盡青山蒼翠魄,鬢發(fā)颯爽眼欲綠。
余聞燧人事鼒钁,神農(nóng)種粟駕黃犢。
粟中有毒如鴆蝮,四百四病遂大劇。
春耕秋穡舂又餗,歲歲日日長額額。
筋膂澌鑠肚中毒,七十中壽稀有覿。
是以二王之未作,一萬八千年可獲。
天哀殤札地悲剔,神農(nóng)自悔也何益。
是時赤松神仙嫡,文武金鼎煎瓊液。
深惡神農(nóng)不少錫,載得小女綠云宿。
此藥至神天地惜,走向昆崙絳宮匿。
欲與人間蒼髓客,子房多詐終枯瘠。
龍挐虎咥白駒促,風馬霞旂直嘖嘖。
看君五臟華念寂,況君不為神農(nóng)學。
須將心印勤誦讀,赤松應遣小女逆。
如吞一粒黃金色,殊勝蟠桃千年赤。
從玆木葉不足摘,好使霜柯翠落落。
君今復尋桂樹宅,白云萬里日西夕。
茶鼎火丹山鬼肅,松子丁丁月華白。
山中有客乘白鹿,為說我詩一大噱。
信州城下兵如蟻,信州守臣鼓聲死。
天塹長江渡若飛,何況安仁半溪水。
國亡母老全身隱,猶抱江南人物恥。
寸長尺短總何為,季主鄭詹聊爾耳。
冰霜一代遺民在,如水有磯瀾有砥。
西臺慟哭既姓同,柴市成仁亦鄉(xiāng)里。
建寧市中碧血青,海津鎮(zhèn)上魚鹽腥。
五千里外見殘石,得之野廟非吳舲。
雪樓題識字徑寸,其后遍以夷齊銘。
麻衣草屨人已遠,犀紋鵒眼光常熒。
一時薦賢本為國,芝蘭反受當門刑。
陳疇抱器古豈乏,橋亭終勝鷗波亭。
周侯愛硯如蒼璧,不寫辭章寫經(jīng)籍。
三楹草屋出郭長,一道河流對門碧。
信州舊事多遺佚,欲執(zhí)殘編問殘石。
哀哉匪舌不能言,清淚蟾蜍夜同滴。
九曜石歌(丙戌) 清 · 翁方綱
九曜亭邊九曜石,南漢劉?故苑之遺跡。
愛蓮種蓮事俱往,千載仙湖水猶碧。
前秋訪石因登亭,周遭顧盼疑列星。
五日輒乘使車去,未得剜苔剔蘚恣留停。
古色摩挲入夢寐,巾箱仿佛圖真形。
一石圓頂如建瓴,危根下削漱清泠。
一石四達如疏欞,旁有直干撐竛竮。
樹與石抱石轉(zhuǎn)青,往往樹皆過百齡。
不獨昔日太湖靈壁浮海至,彯沙激浪增瓏玲。
崩云散雪那遽一一數(shù),但覺嵌嵓硉兀勢欲凌滄溟。
昨歸經(jīng)冬水初退,坐看家僮洗萍塊。
雨溜磨崖字尚存,泥淤仙掌痕還在。
盧程許刻次第尋,陳九仙書竟晦昧。
不知米家詩句刻何處,想在老榕巨根內(nèi)。
文藻同時有傳否,亭沼何心嘆興廢。
九曜石,今日誰能識(音式。)為九。
一石獨合三石成,此語聞又百年后。
藥洲兩字亦是元章題,斜日蒼煙但翹首。
按:九曜石在藥洲旁,南漢劉?罰罪人移自太湖靈壁,浮海而至。石凡九,其一在今布政使后堂東院,其八在使院后池中。西北一石正面中刻:「轉(zhuǎn)運使度支郎中金君卿正叔、轉(zhuǎn)運判官太子中舍許彥先覺之、管勾文字殿中丞金材拙翁、門人成度公適熙寧癸丑中伏泛舟避暑?!棺罂蹋骸富ㄋ幏諝韬I现蓿性朴皫沉?。直應路與銀潢接,槎客時來犯斗牛。彥先再游移稵?????侍,熙寧甲寅上巳?!褂铱蹋骸笍V東經(jīng)略安撫使起居舍人龍圖閣待制曾布子宣、轉(zhuǎn)運副使都官外郎向宗旦公美、轉(zhuǎn)運副使屯田外郎(缺二字。)通道濟、前廣西轉(zhuǎn)運判官太常(缺二字。)賡聲叔,元豐元年正月晦日游?!瓜掠锌滴跷迨荒陮W使楚安鄉(xiāng)張明先和許覺之韻詩。又右刻:「程師孟、金君卿、李宗儀、許彥先同游藥洲,熙寧甲寅上元日題。」其下八分書:「鄒非熊宗望、管湛之天步自葛仙洲,煮茶景濂堂,采菊筠谷,榜舟九曜石下,摩挲前賢題刻而去。淳熙戊申十月丁卯?!箹|一石上有掌跡長尺二寸,吳鵬八分「仙掌」二字,旁有米元章詩。今石仆泥中,僅露一面,榕根蟠其上,米詩不可尋矣。又旁八分書:「嘉熙三年己亥元巳,九仙野便陳疇少錫泛舟仙湖,觀仙掌石,摩挲蘚刻,誦米南宮詩。奇哉!弟尉同少林、孫成之可大、甥林璞藏用侍、臨江蕭(缺二字。)東嘉吳偉茂遠、清沅趙時瑢躬玉、長樂陳子(缺一字。)茂客也?!勾硕屋d《廣州志》,今止露二十一字,以下盡為榕根所踞。中刻:「至正甲申秋,余奉天子命來鎮(zhèn)東廣。適官舍介于仙湖之東。(缺七字。)觀仙掌石刻,乃宋嘉熙蕭大山。(缺八字。)宛然如新。案郡志,仙湖舊名石洲。(缺七字。)石號九曜,而仙掌蓋居其一焉。(缺八字。)興。斯石屹然猶存。余隴(志作「余隴」。今細視,恐是「今礱」。)九仙之跡(缺七字。)慨然興嘆。遂識諸歲月,俾后之來者亦(缺五字。)而刻銘無窮,共臻千古之勝槩,以。(缺七字。)句云:星廛文囿劍池頭,月地。(缺七字。)壯游推太華,又觀仙掌五羊洲。至正(缺六字。)中(缺一字。)大夫廣東道宣慰使都元帥(缺七字。)敦詩志令史韋(缺一字。)安書丹?!挂喟朔謺3刂衅剖峡蹋骸讣挝醺用锨?,長樂黃樸成父約同郡唐璘伯玉、莆田劉克莊潛夫泛舟仙湖,湖多怪石。其二峰尤壯偉,乃宅厥中而作亭焉,左盤右踞,勢若相(缺一字。)而巖巖挺立,又類乎守道不屈者。遂磨崖以識之。」下刻《重脩濂溪書院記》,成化八年廣東提學僉事新喻胡榮書。又一石刻:「士宏子高、昌衡平甫、元規(guī)正叔、安道子適,丙午仲春十五日題?!共恢鴷r代。志載盧士宏字子高,新鄭人,治平元年知廣州。丙午為治平三年,此在諸刻其最古者矣。程師孟、曾布皆知廣州,賈昌衡治平中轉(zhuǎn)運使。盧畫防守策,招諭諸蠻。程大修學校,負笈者眾,諸番子弟皆愿入學。曾即南豐弟。程字公辟,王荊公詩「豫章太守吳郡郎」是也。許彥先,始興人,天圣乙丑進士,深于《易》。劉克莊,廣東提刑。(《職官志》作推官。)蓋此地自劉氏鑿仙湖,與藥洲通,宋熙寧中周濂溪先生提刑廣南嘗居之。至嘉定中,經(jīng)略陳峴重疏湖水,輦劉氏故苑奇石置其旁,建堂浚池,繞植白蓮,士大夫多泛舟觴詠。后人建書院,有愛蓮亭。明嘉靖初,學使莊渠魏公校改建學署。國初,署遷育賢坊。至康熙五十一年,學使洞庭張公明先始修復焉。志稱九石高八九尺,或丈馀。一石獨大,合三石為之,下有數(shù)石。筍長三尺許,瑳如雪。今無復能指為某石者矣。石日與沙水相蕩激,昔人題識漸就銷泐。予于前年九月來視學,到署五日,出按諸郡,未暇以觀。至今歲正月水縮,命工拓之。仙掌橫臥老榕下,其露出之字為泥所沒,洗刷數(shù)日而后辨之。石理濕,不可著紙,火烘之乃可拓。凡四日,拓得大小紙十,藏諸篋衍,庶以仿佛前賢之流風耳。既歌之而跋于后。
禹陵(玄黓涒灘) 清 · 舒位
七言排律
首出神明數(shù)在躬,山分南北水朝東。
靈承四海敷文命,蠢伐三苗紀武功。
先甲痛心占干蠱,后期揮手戮防風。
萬重玉帛思王會,一卷金書鑿鬼工。
傳子謳歌羞益避,配天俎豆與堯同。
陳疇早協(xié)元龜卜,鑄鼎能教怪象窮。
別有荒唐開九尾,須知付托閉重瞳。
放巢慚德原稱變,霸越陰謀也自雄。
野史幾時殘紀竹,谷神此地儉留桐。
佳城郁郁瞻云氣,片石乾坤共始終。
謁比干墓 清 · 蔣攸铦
七言律詩
馬鬣巍封宣圣碑,孤忠如見剖心時。
有人抱器存宗祀,無意陳疇作帝師。
野俗妄呼丞相號(土人稱比干丞相。),來游竊恐縣官知。
蕭然松柏生清籟,暫滌塵容拜古祠。
鄭師三絕唯供醉,陶令無弦未譜琴。
何似泉南陳博士,璇閨玉軫有知音。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