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金若鍊

共 6 首
多君詩語慰亡兒,宿草魂應感淚垂。
厚土重埋羅隱恨,牙弦死荷子期知。
鶴歸華表終無日,猿哭巫山但有悲。
近挈稚孫方教字,待他開悟示玆詩。
幼成 清 · 趙普陽
七言律詩
澗中無石水無魚,事或名存實不如。
白日無私應普照,青春有限肯虛徐。
西林獨鶴饑何啄,南國佳人雪滿梳。
實地行尋須莫懶,伊山路脈接匡廬。
草堂遺韻感騷人,戀闕心丹去國辰。
金馬玉堂霄漢隔,終南渭水夢魂頻。
帆檣楚峽流離客,花鳥蓬萊近侍臣。
賴有吾君知此意,和詩瀏亮泣精神。
江水清如此,輕舟任所之。
汀樹乍回轉(zhuǎn),云山欲動移。
落霞捲馀碧,涼風送晚吹。
漁釣自無悶,鳧鷗亦相嬉。
聊為散愁疾,偶玆成幽期。
沿洄在中流,不知愿從誰。
昔歲辛亥之春。與趙圣益(學謙)昆仲。舟下麻田之唐浦。探峨眉赤壁之勝。登望蠶頭。訪古崇義殿。余時年少。山泉之賞。蓋于是乎始。意甚樂之。久而不能忘也。越九年。圣益沒而葬于麻。又八年而有今玆之行。宛宛一紀馀。人事之變。乃如許矣。舟過之。不覺潸然。良久賦一絕書懷。雖篇短詞荒。亦思舊嘆逝之流也。圣益不幸早世。才美不表于人。吾姨婿四人。晉如,幼成。皆不及見圣益峨眉之游。稚性雖未之同。見圣益而知其可惜者。獨余與稚性耳。
草宿麻崗已八霜,峨眉往事欲蒼茫。
那堪白馬嵩丘路,更斷山陽笛里腸。
東床綠發(fā)半成霜,三十三年事杳茫。
惆悵蠶頭山下路,衣冠不見見黃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