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張井
共 1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題東河制府
張芥航先生
《愿游第一圖》
清 ·
劉大觀
風(fēng)月六橋有花柳,冰霜兩墓有松柏。
湖中暮雨秋風(fēng)句,突兀吟壇立高格。
解識此意方可游,湖山可愛亦堪愁。
吾發(fā)此論在湖上,昔與吟僧醉高樓。
滿鏡秋霜吾老矣,湖山寂寞吟僧死。
此圖風(fēng)味似當年,游興勃勃突然起。
君償此愿終有時,建牙開府搖旌旗。
白公蘇公是前輩,千古風(fēng)流接續(xù)之。
是時我騁遨游足,與君舟舫酌醽醁。
妙手誰為第二圖?我為君制蘭橈曲。
次韻河督
張芥航先生
《蘭陽工次,夏夜書懷》之作
清 ·
劉大觀
手操金鑒水流行,歲序推移戊轉(zhuǎn)庚。
偶寄雅懷成韻語,誰知商調(diào)寓秋聲?
炎歊未斂濡毫夜,夢寐常殷獻藎情。
莫把閑吟同一律,中藏國計與民生。
墨海元珠照眼來,獨將微妙法門開。
良言直似傾仙露,慧耳應(yīng)如警迅雷。
纖羽尚饒?zhí)詈V?,群公豈乏濟川才?
宣防力盡鼉龍避,莫但華纓集厚埃。
桃花竹箭漭聯(lián)綿,大帥巃嵷荷一肩。
賈讓遺書迷舊軌,文鄉(xiāng)實績溯前賢。
疏排自古因其性,功過誰能委與天?
遺愛他年書峻石,碑趺屃赑壓長川。
靜掩蓬扉寡所營,論詩那得似匡衡?
琳瑯倏自鈴轅寄,璀璨渾如寶肆行。
才比星辰天可掛,量猶溟渤水難盈。
深沉智慮軒昂格,厚德從來出義榮。
古渡楊林供所刊,行衣那得問經(jīng)紈?
蒼生仰恃安瀾手,白鷺來迎治水官。
千里波濤風(fēng)助力,一腔忠義鐵為肝。
森森法令如山峙,弊藪中人生栗寒。
瑤觴瀲滟酒生波,逭暑吟成子夜歌。
燈下簿書隨手盡,鬢邊霜雪近年多。
雖將抱負聊舒展,未免劬勞損太和。
俊語遙追張水部,不愁風(fēng)浪只天河。
題
芥航先生
《愿游第二圖》
清 ·
劉大觀
吾心久貯香爐峰,吾足未涉虎溪水。
窗下讀公第二圖,愿吾所愿復(fù)如此。
造物弄人施狡獪,蜃中有樓海有市。
須臾變滅隨東風(fēng),但復(fù)想像虛空里。
廬山宜作蜃樓觀,必償所愿奚所恃?
山之面目寫不得,付之揣測而已矣。
因想為畫寄所寄,達人作達寓深理。
意之所之成幻形,作如是觀即如是。
陶潛豈是羲皇人?羲皇世界納窗幾。
上下迢遙數(shù)千年,若目可矚手可指。
廬山之形疊九疊,高向彭蠡湖邊峙。
泉聲樹影自清絕,芝草瑯玕又華靡。
勝地?zé)o人作點綴,猿愁鶴怨山靈恥。
遠持結(jié)宇役神工,宗雷繕性脫塵履。
麗巖借花助顏色,空庭驅(qū)虎作奴婢。
是何意態(tài)雄且奇?無著天親稱佛子。
儒衣僧帽十八人,嘯傲煙霞宅岌嶬。
十八人中劉遺民,悟徹《華嚴》之奧旨。
我亦攝心于梵貝,欲買袈裟別桑梓。
塵緣未絕緣未來,肘為人掣行復(fù)止。
永叔住近爐峰下,終身未識雙林美。
及送曇穎歸故山,始恨丹青尤畫史。
可知一游亦有數(shù),順利蹉跎不由己。
公以永叔為鑒戒,摩寫千峰入片紙。
燒燭為公題此畫,秋風(fēng)夜向毫端起。
題
芥航先生
《愿游第三圖》
清 ·
劉大觀
波濤在山不在水,溟涬突從巖岫起。
千峰萬峰都是云,不知云自何峰始?
出沒天驕馳蒼龍,鱗鬣爪牙觸太空。
如攫欲挐不可測,乃是穿云之杰松。
元氣盤薄生叆叇,更遣松石助姿態(tài)。
撰為盤古大文章,賞識安能無我輩?
心蓄此愿未一酬,屐齒不蠟為山羞。
蕙疑蘭詫猿鶴怪,南華愧讀逍遙游。
公亦沉沉結(jié)此意,思拄一筇不得遂。
宣防正藉經(jīng)綸手,詎得蕭閑涉幽邃。
此事端屬著笠人,蕩胸?zé)o復(fù)留一塵。
腰健足輕勝可濟,灑然高立青嶙峋。
公身維系在簪組,我事因循在頹惰。
不隨麋鹿訪洪崖,那有鐵鞋能踏破?
跨海馬,升天都,忘身買藥胡為乎?
文殊洞,小心坡,蛇涎虎氣腥薜籮。
不如繪此圖,可舒亦可卷。
夏日炎炎思臥游,疊嶂層巒忽在眼。
放
張芥航
愿游四啚。次韻吳澈翁
其一
清 ·
沈象奎
我愿游西湖,此啚是第一。
西湖之水聞何似,神雖不到神已入。
坐思夢想五十年,若曾神游泛畫船。
里湖窈窕外湖闊,空濛一水萬云■。
今得澈翁為引路,冷泉韜光綠天最深處。
三潭俯濯蘇仙月,兩嶺遙揖香山樹。
且聞九溪十八澗,淙潺都在明綺積翠間。
結(jié)誓來生化兩鳥,朝夕翔鳴在湖水湖山
(西湖泛艇第一啚)
。
放
張芥航
愿游四啚。次韻吳澈翁
其二
清 ·
沈象奎
我愿游廬山,此啚是第二。
廬山瀑布天下奇,不待君述開先寺。
早灑東坡一?風(fēng),已若身在此山中。
玉峽亂沫散霜雪,腳底欲踏經(jīng)天虹。
五老蒼顏笑開處,至今無恙兩白龍。
是時自疑不是夢,神游杳靄煙霧濛。
此想曠然出千載,此身擬泛嵭塘海。
但恐偃蹇不相親,對面故人失交臂
(廬山觀瀑第二啚)
。
放
張芥航
愿游四啚。次韻吳澈翁
其三
清 ·
沈象奎
我愿游雁宕,此啚是第三。
知君游屐亦未到,誰誇滄海能往探。
聞?wù)f山根蟠滄海,海有枯時山不壞。
七十七峰支青天,歸雁影落峰云外。
東西龍湫勝更殊,白日震蕩轟雷車。
山頂之水下萬古,自有此山無時無。
所以天地能長久,滾滾元氣相先后。
今不能往游何時,自今欲學(xué)移山叟
(雁宕探奇第三啚)
。
放
張芥航
愿游四啚。次韻吳澈翁
其四
清 ·
沈象奎
我愿游黃山,此啚是第四。
軒皇昔與容成游,邱輩同游含丹于此地。
太白詩詠三十二蓮峰
(太白詩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
,外此五峰應(yīng)凡庸
⑴
。
山中積云號云海,奇奇幻幻誰形容。
四千仞上萬頃白,云無去來是山色。
生恨未學(xué)躡云術(shù),騰身飛下云峰側(cè)。
莫謂何山無云煙,羨君一游不羨仙。
安得竹杖芒鞋與君同,往浴云海滃然天
(黃山看云第四啚)
。
⑴ 澈翁詩天都峻絕第一峰。三十六峰皆附庸。又多五峰也。
送銅鼓藏焦山紀事
清 ·
張井
我有漢代之銅鼓,來自南昌司馬家。
蠻風(fēng)瘴雨幾何載,鞚骨完好無缺瑕。
闊徑三尺高殺一,三疊微學(xué)蜂腰洼。
鼓心隆起儼棋局,周遭怒踞六蝦蟆。
腰垂四耳便索貫,其中空洞下口奓。
黝然古澤光可鑒,通體細纈牛毛花。
恨乏款識紀年月,定伏波耶諸葛耶。
二竹齋
中充清供,偶逢過客出矜夸。
常恐神物工變化,不甘閉置羈籠笯。
忽憶焦山擅名勝,中藏古物頗紛拿。
周漢二鼎最奇絕,得此踵事或增華。
梅溪老人笑絕倒,云此位置真不差。
豈知此語有漏泄,山靈日夕思拜嘉。
坐使詩僧屢問訊,前言欲食愁揄揶。
一朝決計送汝去,不須墮淚隨風(fēng)斜。
東過廣陵下?lián)P子,扁舟兩槳聲咿啞。
千年老銅足精氣,蛟龍未敢輕要遮。
天吳潛逃黿鼉徒,鮫人泣竄奔虎鯊。
布帆安穩(wěn)到初地,山中童叟拍手嘩。
諸天龍象大歡喜,紫衣前導(dǎo)隨袈裟。
三熏三沐好庋閣,幸少泥蘚勞剔爬。
鐘魚齋鼓共晨夕,障幕那無金絳紗。
時有寒芒逼牛斗,莫放光怪驚麇麚。
當時鍊銅采赤堇,陰陽供炭龍火加。
雷雨晦冥降神異,亦如歐冶成鏌铘。
鑄成此鼓寄威信,要息民夷爭犬牙。
大勝草龍要誓約,底須歃血刑豚豭。
賽神合樂醉且舞,峒丁溪女紛擊撾。
方今圣治曠無外,梯航冠帶通幽遐。
坤維炎徼在庭戶,蘆笙歡沸喧銅琶。
此鼓投間供玩賞,何如祓濯歸耆阇。
八德水與洗兵氣,懺除凡濁袪塵沙。
摩挲免嘆在荊棘,聽法或證波羅伽。
吐吞潮汐浥神霧,沐浴日月涵云霞。
佛天不老山不滅,銅鼓之壽其無涯。
題
張芥航
河帥愿游第五圖
(天臺觀瀑。)
清 ·
程恩澤
吾聞治河青玉書,藏在?岑珠岫云煙間,神禹拜后蒼夷還。
會稽宛委秘已出,左顧尚有天臺山。
梯巖援葛欲到不得到,但見飛流千丈倒掛銀河灣。
劉阮姁姁兒女顏,那識云華妙用芙蓉冠
(云華夫人佐禹治河。)
。
延州大帥負俊氣,丹壺熟讀疑叢殘。
心知碧林玉闕有緘蘊,足跡不履神其慳。
愿游十圖浙得三,云將拊髀雀躍終盤桓。
天姥之夢已飛度,少文有畫先臥看。
吁嗟乎,少文有畫先臥看,我亦傾倒興公一賦標霞丹。
共 1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