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劉鳳誥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1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溯天風(fēng)。
正觚棱翠聳,隱隱五云中。
煙水寧貪,文章未報,病馀自愧衰慵。
感老去、鬢絲禪榻,夢歸來、猶戀景陽鐘。
仙侶蓬壺,朝班鷗鷺,尺五遙通。

誰遣揚州慢唱,甚皋比忝竊,愁說歸農(nóng)。
荒到松楸,凄生井臼,自憐身已枯桐。
幸此日、群星會合,仗錦袍、一領(lǐng)照衰翁。
起望長安西笑,藜火增紅(甲午五月,奉旨以唐人文集發(fā)揚州校刊,計明年五月可期蕆事。時總其成者,鹺政阿公厚庵。分校者,云南谷西阿際岐,湖南唐陶山仲冕,廣東李小松鈞簡,江西劉金門鳳誥,江南孫淵如星衍、洪桐生梧、石琢堂韞玉、汪劍潭端光、江漪堂漣、秦敦夫恩復(fù)、貴仲符徵、黃聞峰文輝、趙蕓浦佩湘、程漱泉壽齡、吳山尊鼒,浙江錢次軒栻,直隸施琴泉杓,浙江莫葆齋晉、陳小孟鴻墀。而錫麒亦預(yù)其列焉。自來維揚,賓客之集,未有盛于此時者矣。)。
我以腕疾作,不能寫細(xì)字。
有如戰(zhàn)敗將,交綏輒引退。
然聞金鼓鳴,復(fù)思據(jù)鞍轡。
二君飛將軍,文壇屢拔幟。
昨聞汪倫病,流水托情思。
三日未打包,老僧一庵睡。
學(xué)士性疏懶,少飲便沉醉。
夢里哦詩聲,深夜攪松吹。
放筆賦初日,借題抒己意。
腰腳我尚健,奔走忘劬勚。
虛堂闃無人,雙燕悄然至。
來往綠陰底,呢喃訴何事。
為我破寂寥,或亦耽清閟。
夕陽殿角斜,抱書散群吏。
趁涼策馬歸,目極西山翠。
粵西銅鼓手親搓,泰岳今又秦碑摩。
先生好古不泥古,瘦句棱棱出肺腑。
昌言北地非正宗,卻信西江有鼻祖。
十年許贈翠一丸,愧余才盡筆聲乾(君和余詩有「持贈一丸翠」句。)。
修史志溝洫,儒生易聚訟。
緩步驗閘口,匯通義斯重。
涓流一滴耳,乃為濟(jì)漕用。
淮南十萬艘,陸續(xù)官倉送。
茲來看荷花,百頃綠無縫。
中有千娉婷,綽約補(bǔ)其空。
白鷗湖外飛,鳴蟬林際鬨。
蘆葦皆作聲,驚醒老漁夢。
槐陰與苔色,映我衣衫綠。
掃石坐釣磯,午涼生水木。
騎馬踏官街,日嫌炎熱觸。
偷閒訪佛廬,觀水到漁屋。
道左誰氏園,出墻萬竿竹。
何須問主人,客來皆不速。
茶瓜冷沁心,勝飽花豬肉。
徘徊擬重至,相期梨棗熟。
我家老梧桐,久為風(fēng)雨壞。
今年補(bǔ)種之,高僅等荑稗。
雖有石累累,見者不下拜。
槐榆亭四遭,免受夕陽曬。
難得同心客,杯酒此閒話。
百年嗟已半,江湖詎吾隘。
奚為古煙翠,曾未兩眼掛。
招邀數(shù)畫師,鑿空詩龕畫。
世將參畫禪,我但了詩債。
劉鳳誥聯(lián) 清 · 待考
對聯(lián)
巡撫打巡丁,小題大做;
文宗改文字,矮屋長槍。
歸興托蒪鱸,一代文章留北闕;
清芬接梅鶴,百年風(fēng)教在西湖。
我昔流觀雁蕩圖,瀑布之奇天下妙。
及聞思補(bǔ)老人語,乃嘆畫工筆未到。
仙山隱見若有緣,后境豈必前蹤導(dǎo)。
亦如楩楠與蘭茝,搜采既盡光始耀。
靈巖龍洞世罕窺,似與天臺爭冥奧。
沈公游后徑漸辟,近者朱(文定公。)(芝齡尚書。)詩特峭。
先生說山如說士,相賞在心不以貌。
箯輿肩赪屐齒折,輒于佳處領(lǐng)其要。
歸來寫圖為題句,清夢五年頭屢掉。
桃李門高今復(fù)開,珊瑚樹大昔曾釣。
豈惟多士久延跂,定有山靈暗相召。
今劉阮笑古劉阮,前輩風(fēng)流資嘯傲(阮蕓臺、劉金門兩先生曾同游天臺,刻石賦詩。)。
看君更賦第二圖,收攬奇觀淩海嶠。
⑴ 芝軒夫子嘗言,此山瀑布,得金鼓聲勢更盤紆。
上元章滁山茂才綬,初久游江西,又寄籍為南昌縣附生。能篆書,曾授讀戴可亭相國家,及見余外曾王父劉金門先生。丙子歸試,見之南昌,年八十九矣。談?wù)撋跚?,貌古詞直,殆非時人。丁丑秋間,余病臥東湖劉氏學(xué)圃,滁山來視,扶杖至榻前曰:「余老羸不任登陟,十年來不上樓矣,今日為君故自強(qiáng)力也?!鼓昃攀?。八法健整,兼通小學(xué),志書家者幸勿遺之。
高年健筆邁朋儕,拙重偏與俗未諧。
偶述相門遺軼事,欲編小說繼容齋。
⑴ 滁山不信鬼神。然嘗言館可亭相國家時,道光初年,相國忽被召入都,未知吉兇,請乩筆問之。先是,相國每請問,必使其侄與甥扶寫。是日急喚二人,均不在宅,遂別用他人,俄而乩筆搖動,畫沙成「合手少」三字。以為扶寫者不合法,又以二人易之,則仍書「合手少」,遂輟不請。滁山時惡其事,不欲觀,背手行廊檐下,亦不為意。乃未久而相國以山陵事發(fā),拿問抄家,方知「合手」者,「拿」字也,「手少」者,「抄」字也。山鬼能知一歲事,豈不信然?
共 1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