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黃淵

相關人物:共 2 位。
共 2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送黃生涖祀福建 元末明初 · 劉基
七言律詩
九重發(fā)政懷川岳,使者承宣下紫宸。
王瓚黃流敷帝澤,碧雞金馬出神珍。
風清五嶺煙霞肅,春到三山雨露勻。
歸路武夷溪九曲,棠梨花映綠楊津。
田按:宋景濂《送黃贊禮蒞祀閩省詩序》云:洪武七年,皇帝御奉天殿,太常卿唐鐸奏曰:「臣昔受明詔天下行中書,其祠山川百神或未致恪虔,宜令朝士蒞之。浙、鄂、齊、汴、豫章已嘗奉命從事。若晉,若燕、陜,若閩、蜀,若廣東、嶺南,遠者七千里,近亦不下四三千,宜預遣使者期以明年春二月集事?!褂谑清噙x奉常官屬及儀曹主事凡七人,時贊禮郎建安黃淵靜實與其列。靜啟行前,御史中丞劉公伯溫、參知政事陶公中立,吏部尚書詹公同文、今禮部尚書牛公土良各賦詩以為贈。余檢《劉子高集》,有《送贊禮郎黃淵靜北平秋祀畢還京》詩云:「圣王秩祀周寰宇,使者承宣蒞北平?!箘t淵靜奉使非一次矣。又高季迪《青丘集》有《送祠江瀆使者》詩云:「源發(fā)岷峨萬里通,函香迢遞問齋宮。神馳白馬靈光近,祝奉元牲禮秩崇。驛下?lián)Q船潮涌日,廟前沈璧水回風。重煩使者徼多福,南國無疵黍徐豐?!故贩Q洪武二年,命都督孫遇仙等十八人,祭天下岳鎮(zhèn)海瀆之神。三年,詔定岳鎮(zhèn)海瀆神號,江稱南瀆大江之神,遣官以更定神號告,其典又重于監(jiān)祀矣。
贈書院諸生 明 · 柳根
七言律詩
昔年曾撰上梁文,書院新成道即存。
白鹿洞規(guī)恒對越,五先生學一淵源。
窮神知化由心法,格物修身入德門。
欲識唐堯揭四字,請看虞舜益三言。
伊洛合流 明 · 藺完植
七言律詩
各自朝宗赴大川,合流從此更沺沺。
寒波曲繞千峰樹,煙水平吞萬里天。
西極龍門通碧漢,上游龜滬瀉星躔。
沙堤洄是觀瀾處,滄海源頭盡一淵。
按:整理自《古今圖書集成》洛水部
村興 其四 明末清初 · 申翊圣
七言律詩
薇拳才握手堪折,隴水已通田可耕。
甕里濁醪時醉醒,琴中數(shù)闋幾虧成。
蒔荷更檢栽花訣,曬藥仍看本草經(jīng)。
千載襟期誰與會,古來唯有一淵明。
舟中夢故友黃積水 明 · 陸卿
五言絕句
念我浪游苦,分伊家食甘。
才高讎忍殺,面冷子無男(民國《大埔縣志》卷一九)
按:呂永光、張玲整理
廿年游跡半萋迷,老去逢君又杖藜。
芳草路當春雨后,梅花村在眾山西。
茶山煙雨荒新筑(長蘅欲結(jié)庵茶山未果),銅井莓苔沒舊題(余與龔一淵孟何三季穆偕游銅井題名絕壁去今二十二年矣)
更憶盤螭桃萬樹,人閒何限武陵溪(盤螭桃花最盛今無復存)。
晚朝帶雨而行 其一 (辛卯) 明末清初 · 李景奭
七言絕句
余幼時讀小學。有不登高不臨深之戒。心常佩服。雖或游于山水間。未嘗以凌危涉險為高致。故在洛居閑。語及金剛。則輒謂人曰。吾若往見。則凈掃正陽方丈室。開戶而坐數(shù)日。使萬二千峰真面目。盡來于幾案前可也。何必汗我體罷我腳。踏其頂上然后為快也哉。況今衰且病矣。無濟勝之具乎。以此不敢作登高之計。某峰某臺之勝。時時問諸僧輩而得其槩焉。天悟曾見九龍淵。余問之。能為余言之細也。毗盧峰之下。有毗盧庵。由庵而東。踰大嶺行三十里許。即九龍淵也。從西北緣絕壁而下。兩峽束起壁下。峽中層巖之上。有川流而為第一淵。臥流成瀑。去第二僅二三尺。渡第二淵流處而東。攀崖而上。緣崖而下。相去二里許。有第三。自此相去二三尺三四尺之間。連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而皆臥流成瀑。自第八。東南間緣崖數(shù)十步許。攀附巖石而俯窺懸瀑。不知其幾百丈而亦難詳見。淵水東流九井峰之下。與溫井洞溪及缽淵之水。合流入于高城之南江云。二十六日。自曉微霰而雨。不可仍留。重貽官供之弊。晚朝帶雨而行。有拙語曰。
晴云捲盡露神慳,風雨無端一夜間。
定為峰巒未全白,故遣微雪灑孱顏。
杜村 其五 清 · 洪世泰
五言律詩
澗谷含馀照,寒泉葉底鳴。
已看山鳥入,獨有野人行。
力穡還供稅,逃虛卻諱名。
應知百胡廣,不及一淵明。
① 世之觀九淵者。自上計下。為一二之第。余則從山俗所傳。且遵溯源之意。自下達上而詠。
澹澹二淵一淵在外山不見。故自二淵始。)回復旋,忽然瀉出沛長川。
宛如鷺浴盤渦后,振振(一作翯)于飛下水田。
我昔身在黃山邊,青天無翳朝日鮮。
白云足下橫鋪綿,彌滿萬谷為一淵。
亂峰飛來無所緣,蕩搖欲定未定然。
高者百丈卑一卷,驚呼眾觀足未旋。
微風已動云升遷,蒼巖露足藏其巔。
山靈變異理幽元,默存在胸逾八年。
葉君好云揮五弦,自言冥會如海壖。
伯牙移情于成連,千載合轍容有焉。
圖其髣髴妙不傳,我悵前游隔蒼煙,題詩寄思清不眠。
共 2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