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周沖

共 5 首
謁微子祠 元末明初 · 王翰
朝登微子嶺,上有微子祠。
我來拜堂下,升堂瞻圣儀。
三人儼相向,衣冠肖古時。
嗟此崇黎地,何以知祀茲。
好德本彝性,公議孰掩之。
林木交蔭翳,岡巒互參差。
泉脈且甘冽,周道通四馳。
我欲告邑人,好刻銅盤詞。
九華山甘泉書院,蓋為甘泉子他時退藏之地也。青陽尹祝君增與庠諸生江生學(xué)曾、施生宗道成之,而太學(xué)生李君呈祥亦與經(jīng)營焉。周紀(jì)善沖、尹生唐先往居之。今鄉(xiāng)進(jìn)士周生孚先、呂生懷送予至彭城而還,亦浩然以往。朋友道義之會,樂當(dāng)何如,詩以贈之。
祝尹開山主,江施擅樾成。
李子尚清修,亦來同經(jīng)營。
尹生周藩史,長住心期亭。
周呂同聲應(yīng),翕然迅遐征。
四野云龍集,五星奎壁明。
九華九仙人,舉手來相迎。
八君稱八逸,歸心共惟精。
為山不厭高,山高必有靈。
為水不厭深,水深蛟龍生。
神物貴變化,九仞安可停。
嘉靖己丑秋,予被召入京,過廣陵。廣陵有葛生澗兄弟所為行窩,迤邐甘泉山三十里,而近甘泉。之名若預(yù)為我設(shè)者。七月二十日,予與巡鹽朱侍御子禮、毛黃門式之、周紀(jì)善道通、陸廷評伯載、蕭督學(xué)子鳴及志學(xué)之士呂鄭諸君數(shù)十人同往觀焉。酌其泉,甘而冽;登其巔,四顧灑然,特出一方。朱侍御為置酒,盡樂而返,詩以紀(jì)之。
是山皆我樂,何必吾家山。
此山非我有,胡乃名甘泉。
而我有行窩,適在泉山前。
始知天所作,意或遺斯人。
我來陟山巘,翕然集群賢。
誰為引天瓢,誰為酌天泉。
一歃塵慮散,再歃澄心魂。
豈止澄心魂,毛骨皆通神。
安得將此澤,普為天下春。
鬼門關(guān)(丁酉) 清 · 洪良浩
在明川府北三十里。野中有山。曰甫老只德。長坂成路。行十馀里。忽然地形凹陷如入深坑。四岸壁立。土色皆黑。巖石多竅穴如蜂窠。陰晦不見日光。中有大川彎曲。沙礫堆積。無片土可食。數(shù)三撥戶。以石覆屋。不似陽界。名以鬼門。誠非過矣。中置驛院。以憩行旅。
鬼門關(guān),非人寰。
高陵忽中坼,四壁成大環(huán)。
東北缺其口,流水曲如彎。
土色皆黝墨,慘惔帶皺顏。
石面多罅孔,蟲蝕而刀鉆。
愁云翳寒日,仰窺天團(tuán)圜。
叢榛與亂磧,滿目荒又頑。
是時天大雪,層冰塞深灣。
壞崖俯陰壑,霮?不可攀。
玄冥宅幽都,我車出其間。
谷鳥似鬼嘯,悲風(fēng)雜啾??。
居民石為屋,巢穴類猺蠻。
行旅盡魂??,我仆亦涕潸。
圣明初出震,赫日照海山。
周道通羌髳,禹鼎燭神奸。
荒徼視堂衢,恩意藹恫瘝。
命我鎮(zhèn)北門,弓馬寵匪頒。
豈直御魑魅,將使惠孤鰥。
跋履三千里,徒御健且嫻。
威德恐未宣,行路敢言艱。
呼酒憩驛亭,凍泉鳴潺湲。
彈劍歌一聲,邊山露數(shù)鬟。
叱馭行莫遲,憑軾意自閒。
君不聞曾子嘗有不入里,墨氏猶稱回車還。
如今八域熙熙同春臺,鬼門之名從此刪。
峨眉登眺作(乙酉四月) 清末民國初 · 易順鼎
七言律詩
坤維坐鎮(zhèn)俯神皋,井絡(luò)風(fēng)云四望豪。
五岳外留馀氣厚,九州西見此山高。
楚狂入蜀無歌鳳,周道通夷有貢獒。
莫問淮南叢桂隱,碧雞終待遣王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