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消夏錄:鮮于伯機題高房山墨竹有詩最工,余故不能忘,詩云云。世人但知鮮于善書,而不知其吟詠之工,故錄而出之,以示人耳。梅道人戲墨。
憶昔相逢數十年,一朝邂逅碧山前。
奚囊錦繡煙云濕,滿目峰巒紫翠妍。
歲月盡從忙里過,文章還向世中傳。
明朝無限東西路,馬首仍憐各一天。
依村構草亭,端方意匠宏。
林深禽鳥樂,塵遠竹松清。
泉石俱延賞,琴書悅性情。
何當謝凡近,任適慰平生。
按:至正七年丁亥冬十月,為元澤戲作草亭詩意。梅沙彌書。
有竹之地人不俗,而況軒窗對竹開。
誰謂墨奴能倒景?一枝獨上紙屏來。
按:梅花道人賣卜于春波里,所居曰「笑俗陋室」。與盛懋子昭比屋而居,四方以金帛求子昭畫者甚眾,而仲圭之門闃然,妻子頗笑之。仲圭曰:二十年后不復爾。其后子昭畫廢格不行,仲圭遺跡價直百千。古今好尚不同,必俟久而論定如此。
菘根脫地翠毛濕,雪花翻匙玉肪泣。
蕪蔞金谷暗塵土,美人壯士何顏色。
山人久刮龜毛氈,囊空不貯揶揄錢。
屠門大嚼知流涎,淡中滋味吾所便。
元修元修今幾年,一笑不直東坡前。
按:梅花道人因食菜糜,戲而作此。友人過廬索墨戲,因書而遺之,聊發(fā)同志一笑也。至正己丑。
平林方漠漠,野水正湯湯。
蒼莽日欲暮,年華客異鄉(xiāng)。
草店月初冷,村路迂更長。
渡頭人散后,漁父正鳴榔。
六研齋筆記:吳仲圭為松巖和尚寫竹枝一卷,簡淡蕭遠,有天成之趣。自題云云。至正庚寅,梅沙彌奉為松巖和尚助喜。
目斷煙波青有無。
霜凋楓葉錦模糊。
千尺浪,四腮鱸。
詩筒相對酒胡蘆。
按:至元二年秋八月梅花道人戲作漁父四幅并題,見辛丑銷夏記卷四
萬壽山前,屹立一亭名槜李,堂陰數畝竹涓涓。
空翠鎖風煙。
騷人隱士留題詠。
紅塵不到蒼苔徑。
子瞻三過見文師。
壁上有題詩。
一甃幽瀾,景德廊西苔蘚合,茶經第七品其泉。
清冽有靈源。
亭間梁棟書題滿。
翠竹瀟森映池館。
門前一水接華亭。
魏武兩其名。
按:幽瀾泉乃嘉禾八景之一,而亭將摧。在山師欲改作,而力不能給,惟展圖者思有以助之,亦清事也。梅花道人饒勸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