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陳塤

相關(guān)人物:共 3 位。
共 1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題陳和仲觀聚堂 南宋 · 袁甫
四言詩
習(xí)庵筑室,扁曰觀聚。
堂前何有,萬象可睹。
山如郛郭,煙云吞吐。
草木沃若,春光媚嫵。
脩篁漫山,不知隆暑。
何況秋空,呼日入戶。
朔風(fēng)吹雪,松聲如怒。
上天下地,四方曰宇。
物生其間,何可勝數(shù)。
我于是觀,樂哉斯土。
隨意作室,不華不窳。
買山旋添,稍葺園圃。
得趣幽閑,不入城府。
良朋偶來,傾倒肺腑。
不及時事,惟談鄒魯。
朋去何為,周易一部。
消息盈虛,窮今亙古。
觀乃自觀,寂無一語。
樹陰分影過柴扉,馬足車塵到亦稀。
月下抱琴看鶴舞,階前回首望云飛。
蘭邊修譜香薰草,竹里搜詩翠濕衣。
若坐小窗讀周易,定忘春去與春歸(清董沛《甬上宋元詩略》卷九)。
睡殘寒月海東頭,不起斯人孰與游。
天下事寧堪幾錯,夢中語亦戒前籌。
江湖浩浩二三子,風(fēng)雨寥寥十五秋。
莫向斷云多感慨,孔顏無命不伊周。
和仲 南宋 · 方岳
何須不踏東華土,何須不吃吳山水。
同時輩流半霄漢,徑上銀臺披鳳尾。
幾曾禮部奏第一,十載青衫百寮底。
相公之甥徑甚捷,頭放稍低那得爾。
直不虎關(guān)非狂耶,胡不愛官幾歷詆。
吏銓教授古括州,管領(lǐng)風(fēng)云二三子。
孔堂絲竹秋雨荒,弦誦瑯然頓盈耳。
深衣楚楚有古意,相對青燈夜分語。
六鰲云海渺何許,寶字森羅風(fēng)日美。
人言欠渠揮翰手,倘及春江戒行李。
寒氈對客澹無欲,清夢不勞曾到此。
談經(jīng)歸來喜津津,手洗翠缶香傾銀。
何以娛子白發(fā)親,梅花中有無邊春。
厥聞忠孝者,所出同一源。
子于所親孝,移忠理必然。
親賢亦子訓(xùn),忠節(jié)貴兩全。
殺身能成仁,揚(yáng)名斯永延。
是亦孝所在,豈但知色難。
嘻其叔世風(fēng),本末嗟倒懸。
若曰能養(yǎng)耳,食美衣華鮮。
茍求胡弗至,側(cè)媚諂笑肩。
彼其良自多,喟嘆達(dá)者觀。
向來歐陽公,拓落夷陵年。
夫人告之公,淡泊吾所安。
慎毋為險變,守節(jié)當(dāng)彌堅(jiān)。
卓哉名母訓(xùn),紀(jì)歷伊誰傳。
恭惟奉常君,矢心直似弦。
立朝幾抗論,凜凜高回天。
力蘇憒憒徒,若障狂瀾川。
人知君守固,當(dāng)識君母賢。
想其勉勵時,諄勤誨膝邊。
怡愉一領(lǐng)解,心注靡變遷。
升而高為天,下而沉為淵。
但知慈訓(xùn)在,此外浮云焉。
茲來從吏隱,斲屋新數(shù)椽。
曲檻花葳蕤,虛窗月嬋娟。
雅意寓一賦,懦立貪以廉。
我誦順親記,有淚如迸泉。
我貧母亦老,苒苒發(fā)已宣。
家徒空四壁,簞笥笑且便。
惟虞官箴曠,勿以溫飽牽。
澤深百川赴,火明斯聚蟬。
投君以臭味,君子毋棄捐。
⑴ 《永樂大典》卷七二三八作霍
⑵ 《永樂大典》作而
⑶ 《永樂大典》作謹(jǐn)無賢
⑷ 《永樂大典》作軍
連宵對涼月,閒吟祖行篇。
攬挹南卉香,入句期清妍。
追隨剪吳江,送君翔九天。
豈為兒女情,戀戀祈恩憐。
茲惟時多虞,活國資清賢。
近者小司業(yè),繇之入諫垣。
習(xí)老蒙翁兩達(dá)尊,借他僧偈說慈云。
一番入寺一感愴,細(xì)讀古碑端憲文。
景照堂中憩佛騷(四庫本作寮),闌干憑處接云高。
賦詩時會苦吟甫,破約難留嗜酒陶。
柳色媚別駕,桐花夾行舟。
慈湖一片心,不上富貴鉤。
撇卻云霧窗,分渠月波樓。
但有月長清,何妨波漫流。
俗士騎戶限,癡官摸床唇。
名節(jié)與官爵,豈以全畀人。
子方貴良貴,我亦仁景仁。
終始議論間,但保一色醇。
共 1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