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欧美r_日本黄色三极片_亚洲综合第一欧美日韩中文_337p日本大胆欧美人术艺术69
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鄭據(jù)
相關(guān)人物:
共 5 位
。
共 6 首
胡吉鄭劉盧張等六賢皆多年壽予亦次焉偶于弊居合成尚齒之會七老相顧既醉且歡靜而思之此會稀有因成七言六韻以紀(jì)之傳好事者
(845年3月21日)
唐 ·
白居易
七言排律
七人五百七十歲
(一作八十四)
,拖紫紆朱垂白須。
手里無金莫嗟嘆,尊中有酒且歡娛。
詩吟兩句
(一作吟成六韻)
神還王,酒飲
(一作飲到)
三杯氣尚粗。
嵬峨狂歌教婢拍,婆娑醉舞遣孫扶。
天年高過二疏傅,人數(shù)多于四皓圖。
除卻三山五天竺,人間此會更應(yīng)無
(三仙山、五天竺國多老壽者。前懷州司馬安定胡杲,年八十九。衛(wèi)尉卿致仕馮翊吉皎,年八十六。前右龍武軍長史滎陽
鄭據(jù)
,年八十四。前磁州刺史廣平劉真,年八十二。前侍御史內(nèi)供奉官范陽盧真,年七十二。前永州刺史清河張渾,年七十四。刑部尚書致仕太原白居易,年七十四。已上七人,合五百七十歲。會昌五年三月二十一日,于白家履道宅同宴,宴罷賦詩。時秘書監(jiān)狄兼謨、河南尹盧貞,以年未七十,雖與會而不及列)
。
為陸全卿題劉松年香山九老圖
明 ·
吳寬
高松大竹生翠寒,密林隱隱攢峰巒。
杳然流水出深谷,新鑿山中八節(jié)灘。
江州司馬不愛官,笑領(lǐng)諸客來盤桓。
棋枰詩卷各有適,適意豈在陳杯盤。
酒酣耳熱忽起舞,戲折名花斜插冠。
趍朝疲薾足非病,在野輕健心偏安。
權(quán)門赫赫誇牛李,門下黨人分彼比。
直氣騰騰逼石樓,甘作香山老居士。
劉侯此圖超俗塵,能與九老俱傳神。
衣冠雖作山林樣,狀貌終為臺閣人。
孰為胡杲與吉旼,孰為
鄭據(jù)
并劉真。
二盧張狄總預(yù)集,居士樂易皆相親。
獨憐舊友今何處,禹錫微之嗟失身。
古意中
其十三
清 ·
黃之雋
七言律詩
花邊白犬吠流鶯,拾翠人歸楚雨晴。
自是夙緣應(yīng)有累,也知心許恐無成。
今朝何事偏情重,一顧難酬覺命輕。
縱使被雷燒作燼,此生終不負卿卿。
注:花邊(方干題陶詳校書陽羨隱居)拾翠(劉兼蓮塘霽望)自是(羅隱寄右省王諫議)也知(牛希濟臨江仙)今朝(
鄭據(jù)
七老會詩)一顧(韓偓病憶)縱使(元稹放言)此生(油蔚贈別營妓卿卿)
題和闐玉香山九老圖
(乾隆辛亥)
清 ·
弘歷
七言律詩
香山嘉會洛之濱,八老同為不速賓。
初有二還年未逮
(白居易香山九老會詩祇七人懷州司馬胡杲年八十九衛(wèi)尉卿致仕吉皎年八十八前磁州刺史劉真年八十七前龍武軍
長史鄭據(jù)
年八十五前侍御史內(nèi)供奉官盧貞年八十四前永州刺史張渾年七十七及居易年七十四時秘書狄兼謨河南尹盧貞以年未至七十雖與會而不列)
,后增繼者歲過真
⑴
。
賦詩飲酒娛情性,耀古輝今鮮?倫。
欲問三三個中侶,幾人誠稱
(去聲)
玉為人。
⑴ 居易詩注云其年夏又有二老年貌絕倫同歸故鄉(xiāng)亦來斯會續(xù)書姓名年齒寫其形貌附于圖與前七老為九老圖仍贈以詩一為洛中遺老李元爽年一百三十六一為禪僧如滿年九十五
題宋人九老圖
(癸卯)
清 ·
何紹基
七言律詩
白香山《七老會詩》序云:「胡、吉、劉、鄭、盧、張等六賢,皆多年壽,余亦次焉。偶于東都敝居履道坊合成尚齒之會,七老相顧,既醉且歡。靜而思之,此會希有。因各賦七言六韻詩以紀(jì)之,或傳諸好事者。會昌五年三月二十四日,于白家履道宅同宴,宴罷賦詩。時秘書狄兼謨、河南尹盧貞,以年未七十,雖與會而不及列。」其所謂七老者,前懷州司馬安定胡杲,年八十九。衛(wèi)尉卿致仕馮翊吉皎,八十八。前磁州刺史廣平劉貞,八十七。前右龍武軍長史滎陽
鄭據(jù)
,八十五。前侍御史內(nèi)供奉范陽盧真,八十三。前永州刺史清河張渾,七十七。刑部尚書致仕白居易,七十四也。又《九老圖詩》序云:「其年夏,又有二老,年?絕倫,同歸故鄉(xiāng),亦來斯會,續(xù)命書姓名年齒,寫其形?,附于圖右,與前七老題為《九老圖》,仍以一絕贈之?!顾^二老者,洛中遺老李元爽,年一百三十六。歸洛僧如滿,年九十五也?!缎绿茣繁緜髟疲骸妇右鬃蕴栂闵骄邮?,與胡杲、吉皎、劉貞、盧貞、張渾、狄兼謨輩燕集,皆高年不仕者。人慕之,繪為《九老圖》?!辜日`以狄、盧列九老,又九老者先自為七老圖,后增為九老。高致自傳,非由它人慕寫,《新書》之不足
據(jù)
如此。又,《事文類聚》云:「李文正昉罷相居京師,年七十一,張好問八十五,李運八十,宋琪、武允成皆七十九,僧贊寧七十八,魏石七十六,楊微之七十五,朱昂與成同庚,作九老會?!勾艘喈?dāng)有圖畫流傳者。兩朝盛事,耆舊風(fēng)流,如于喁相唱荅。又皆有一老僧踽踽其間,若《蓮社高賢圖》之有遠公,《西園雅集圖》之有圓通大師。藉彼禪悅,冥我世機。千載而下,想見諸君子身際治平,卓絕勇退,林泉之適,松鶴之壽,盍簪聯(lián)韻之歡,孰唐孰宋,恍若一室。余于季云侍御前輩處獲見是圖,嘆之羨之,無暇論畫也。而畫之妙,正亦何待余言?系以詩曰:
巾拂歸來帶御香,高懷同寄水云鄉(xiāng)。
自標(biāo)韻事詩隨畫,妙踵流風(fēng)宋溯唐。
觀弈乍知塵境隔,簪花偏愛老人狂。
古情可許迢遙接,九客尋秋萬柳堂
⑴
。
⑴ 今年重陽前日,余與姚石甫、梅伯言、馬湘帆、陳頌?zāi)稀⑻K賡堂、朱伯韓、湯海秋、王少鶴共九人,集于萬柳堂。俱有吟詠,漫附及之。
壽狄立法委員君武
現(xiàn)當(dāng)代 ·
成惕軒
對聯(lián)
新年蓬海鶴添籌,杖國春長,上齊九老;
明歲松江鱸作膾,還鄉(xiāng)人健,重進千觴。
注:《楚望樓聯(lián)語箋注(婁希安)》:狄君武(1895——1964),譜名福鼎,后改名膺,字君武,后以字行,自號“邃思齋主”,晚號“平常老人”,江蘇太倉人。早年曾加入南社,并參加上海辛亥光復(fù)之役。1916年考取北京大學(xué)哲學(xué)系,與后來成為著名學(xué)者的顧頡剛、傅斯年同住一個宿舍。1919年畢業(yè)。1920年留學(xué)法國,加入國民黨。1925年畢業(yè)回國后,歷任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秘書、國民黨南京市黨部宣傳部部長、江蘇省黨部指導(dǎo)委員、國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員、國防最高委員會第三處處長等。1949年赴臺灣,歷任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紀(jì)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黨史編纂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64年3月15日在臺北病逝。
狄膺有詩《惕軒屬題<瀛洲校士記>,率吟請政》。
蓬海:《神仙傳》卷七〈麻姑}~麻姑自說云:「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向到蓬萊,水又淺于往者會時略半也。豈將復(fù)還為陵陸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復(fù)揚塵也?!?br />添籌:蘇軾《東坡志林·三老語》:“嘗有三老人相遇,或問之年?!蝗嗽唬骸K兩L飼r,吾輒下一籌,爾(邇)來吾籌已滿十間屋?!庇靡宰邸G遐w翼《己巳元旦》:“添籌且喜增年歲,鼓擊惟當(dāng)樂夕晨?!?br />杖國:古代一種尊老禮制。 出自《禮王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鄉(xiāng),七十杖于國,八十杖于朝?!庇智Y上:“大夫七十而致事?!焙笠蛞哉葒复蟪计呤畾q可拄杖行于國都,又指告老致仕。
九老:亦稱“香山九老”、“洛中九老”、“會昌九老”,相傳唐朝時,由胡杲、吉玫、劉貞、
鄭據(jù)
、盧貞、張渾、白居易、李元爽、禪僧如滿等九位七十歲以上的友人在洛陽龍門之東的香山結(jié)成“九老會”。唐武宗會昌五年(公元845年)三月某日,他們在白居易家中(一說在洛陽香山履道坊)聚會,歡醉賦詩,作九老詩,繪九老圖。
鱸作膾:《世說新語·識鑒》:“張季鷹辟齊王東曹掾,在洛見秋風(fēng)起,因思吳中菰菜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shù)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駕便歸。俄而齊王敗,時人皆謂為見機?!贝颂幥屑亦l(xiāng)江蘇。
箋:佚名題題襟館聯(lián):
梅鶴為鄰,小坐依然圖畫;
莼鱸下酒,故鄉(xiāng)無此湖山。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