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劉武周

相關人物:共 20 位。
共 1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春日閒步 明 · 紀坤
七言律詩
白頭不稱作春游,剛被黃鸝喚不休。
宿麥青時正暄暖,好花紅處一夷猶。
能歌那得馮惟一,有酒且□劉武周(村北古阜邑志以為劉武周武周山后馬邑人不應葬此疑其附會姑存一說云爾)。
多愧田翁舊相識,芳郊記我躍驊騮。
⑴ 馮吉字惟一道之長子善琵琶解歌舞有滑稽之風村西三里相國莊即共故里也
我愛古忠臣,賢哉狄仁杰。
身以武周羈,志報唐家切。
豈不重捐軀,國恥誰為雪。
一朝歸帝子,日洗虞淵烈。
心事炳千秋,生死何足說。
嗟我澹馀公,今古同一轍。
北海聲價高,熙世人文潔。
帝重股肱郡,假以撫黔節(jié)。
下車問循良,方外咨禪悅。
識破夢幻因,無生亦無滅。
報國期致身,耿耿丹心熱。
偶罹豺虎亂,誘縶凡百折。
砥柱不可移,守義心如鐵。
不敢懷二心,借口豫讓列。
豈不思舊發(fā),慷慨以自決。
存身將有待,欲以恢大業(yè)。
所事巳垂成,寧慮禍機泄。
一死酬君親,日月同昭揭。
憑吊古今事,三嘆增凄咽。
先死及后死,忠在無勇怯。
事成或事敗,品在何優(yōu)劣。
較之迎廬陵,忠貞昭奕葉。
吳子寄挽章,紙落數(shù)行血。
雖我素心人,憂來不可絕。
薦向拄杖頭,吟風敲明月。
古風 其五 (甲申) 清 · 沈德潛
西山有高士(一作南國有遺老),志節(jié)師伯夷。
武周本圣人,而敢傲睨之。
薜荔煖吾寒,白石飽吾饑。
時攜山陰叟(一作同志士),巖谷共采(一作采紫)芝。
斯人既淪喪,山水無清輝。
搔首懷美人(一作古歡),清風有馀思。
題正凝堂(乾隆丁未) 清 · 弘歷
七言律詩
堂額本因易象留,正凝之義細思求。
命凝方協(xié)兇和吉(君相不言命之說也),位正克諧剛與柔。
可以離明誇照耀,更當巽入納咨諏。
大烹養(yǎng)圣惟君德,七字盤銘式武周。
四聲切韻之書始自周颙成于沈約其書雖不傳而拈韻者必以是為準則然韻非自二人創(chuàng)之擊壤卿云何一非韻句乎不啻此也羲經尚書多有韻語則尤古于三百風人之詠但以宜于時齊于一不得不以現(xiàn)行約之定本為準耳他如廣韻(唐孫愐增修宋祥符初陳彭年更定)集韻(宋景祐初宋祁等重加刊修)正韻(明洪武問宋濂等刊修)收字取音或失于貪多務得而分韻既多反覺窒隘要之今通用之一百六韻已足供道性情鑒今古格物類之為無事其務該廣而傷繁冗也一百有六之全韻歷代曾無按次排詠者適以宅憂讀禮簡行幸疏吟詠且既閱小祥幾政之暇無所消遣因以摛詞或一日一章或一日兩章閱三月而成上下平聲書我朝發(fā)祥東土及列圣創(chuàng)業(yè)垂統(tǒng)繼志述事之宏規(guī)上去入三聲則舉唐虞以迄勝朝歷代帝王之得失炯鑒據(jù)事直書不以私意為美刺而終于敬天命守神器三致意焉是詩也歷代興廢之大端略見于此而我皇朝之良法美政載在實錄外人所不能見者亦畢述梗概較之通鑒輯覽更為約而詳簡而該讀者不可以花雅揚風吟風弄月之作目之也四聲五部中凡一部首尾必用四言從其朔也古詩雖通用葉韻于每章之首尾句必用本韻別其限也韻即甚艱而每韻首字必用于詩中定其準也非曰因難見巧亦惟攄志愓躬后之覽者或不以犯言不文為訾愆其庶幾乎
天造皇清,發(fā)祥大東。
山曰長白,江曰混同。
峻極襟帶,福萃靈鐘。
山頂有潭,闥門名揚
三天女者,降而浴躬。
神鵲含果,吞以娠中。
錫之姓名,母遂凌空。
有取水人,見訝異徵(葉)。
交手舁歸,推為主國(葉)
三姓定亂,鄂多城崇。
號建滿洲,開基肇宗。
元鳥商室,帝武周(葉)
圣必有啟,異揆同風。
⑴ 葉亙長白山高二百馀里綿千馀里雄觀峻極扶輿靈氣所鐘山之上有潭曰闥門周八焉十里源深流廣鴨綠混同愛滹三江出
⑵ 山之東有布庫哩山其下有池曰布勒瑚里相傳有三天女曰恩古倫次正古倫次佛庫倫浴于池有神鵲含朱果置季女衣季女含口中忽已入腹遂有身尋產一男生而能言體貌奇異及長母告以吞朱果之故因錫之姓為愛新覺羅名之曰布庫哩雍順與小舠乘之母遂凌空去
⑶ 天男乘舠順流下至河步登岸折柳及蒿為坐具端坐其上其地有三姓爭為雄長日搆兵仇殺有取水河步者見而異之歸語人曰汝等勿爭吾取水河步見一男子察其貌非常人也天必不虛生此人眾往觀皆以為異因詰所由來答曰我天女所生天男生我以定汝等之亂者且告其姓名眾曰此天生圣人也不可使之徒行乃交手為舁迎至家三姓者議推為國主以女百里妻之奉為貝勒其亂乃定遂居長白山東鄂多理城國號滿洲是為東故開基之始按滿洲清字本作滿珠我國家肇基于西藏每歲獻丹書皆稱曼珠師利大皇帝至今漢字作滿洲者蓋因洲字義近地名假借用之遂相沿從俗云
汾陽行(丁巳) 清 · 睦萬中
① 入直時應制御筆。押陽。限明日軍號時。句數(shù)多好。軍號紙連幅。軍號下書入。
汾河之水流洋洋,三晉云山聚一方。
背指漢武樓船地,跡留唐堯白馬鄉(xiāng)。
隋家按圖備游幸,離宮此地何輝煌。
綺搆雕甍一回首,竟輸神器歸皇唐。
勝區(qū)寧容污胡腥,武周祿山徒猖狂。
裂土分茅郭令公,云是唐時異姓王。
令公謀深古來少,令公量厚能包荒。
兩京煙塵不日清,威振幽燕暨河湟。
坐令此膝屈強藩,立見片言折權珰。
勛名翕赫無嫌猜,榮辱雍容信行藏。
是時驕卒敢稱亂,煩公一起馴豺狼。
今之郡王古邦侯,彼汾一曲連梓桑。
甲第寧數(shù)漢衛(wèi)霍,朱門棨戟生輝光。
最是一身兼五福,二十四考中書堂。
兒曹大鎮(zhèn)領節(jié)度,女婿畫省為侍郎。
貴主上堂稱新婦,日日花間舉壽觴。
歌瑟五子咍陸賈,恃乳衰年笑張蒼。
華堂滿地紅??毹,白日歌鐘間笙簧。
庭下蒼頭三百群,座上金釵十二行。
樽前作使執(zhí)金吾,渾瑊李晟紛趨蹌。
駭汗車塵馬足間,平頭左右垂金章。
乳燕春深語鶯嬌,趙舞燕歌喧曲房。
內府恩頒羅玉饌,繡窗朝日靚紅妝。
有時聲樂減一半,成就朝端丞相楊。
午醉花陰屢改席,夜宴珠翠微聞薌。
高牙大纛咽街巷,八男個個誇身強。
道是癡聾不癡聾,安坐中堂樂未央。
如公富貴誰不羨,如公福履誰能當。
天生豪俊為社稷,勛業(yè)嵬時邦再昌。
百祉元從一壽來,五朝安危發(fā)仍黃。
始知營丘蒙賜履,乃自渭濱曾釣璜。
弧南一宿大如瓜,流照秋分汾水陽。
汾水不斷汾嶺峨,畫閣連云古戰(zhàn)場。
門前老槐如竹苞,街陌易知復難忘。
滿屋黃金齊北斗,八十年間刺齒粱。
盛德由來蒙厚祉,不獨扶顛籌策良。
麒麟圖畫添龜鶴,春樹枝柯要棟梁。
舊日偏裨化侯王,四裔金帛來戎羌。
子房之留蕭侯酂,汾兮千秋堪頡頏。
公去公來地重輕,公壽靈長國無疆。
鐵券山河永不磨,水云與之悠而長。
長歌一曲汾陽行,地靈人杰昭禎祥。
按:(御筆)此作一本。謄送內閣。載之臨軒功令冊子后入之。
秦中 清 · 李鼎元
七言律詩
歷盡奇山到雍州,鳳凰聲出杜鵑收。
中原霸業(yè)歸前漢,上古王風屬武周。
天險難依星北拱,地靈有恨水東流。
潼關四扇堂堂在,為說興亡欲白頭。
夏蟲難語冰,井蛙難語海。
是固習之偏,無乃性不改。
天地一何寬,嗜好非一端。
唐虞相授受,巢許樂考槃。
武周仁人粟,夷齊乃不餐。
居身貴特立,處世貴達觀。
所以古圣賢,不強人所難。
過狄梁公墓 清 · 張洵佳
七言律詩
宰相南衙姓氏崇,千秋遺墓洛陽東。
揭明姑侄扶唐祚,檄到文章殛鬼雄。
元老三朝關國運,人才一代荷宗風。
武周本是淫昏主,未遇傾危仗此公。
病在人心不在躬,武周神藥不為功。
何來年少村夫子,苦說唐虞三代風。
共 1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