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釋義天

相關人物:共 7 位。
共 5 首
滄海南頭楊次公,異人爭看百夫雄。
風流才播平康里,華問先騰日本東。
行橐詩因親友重,壽觴酒為圣恩濃。
須知蓬蓽光榮洽,正要云飛招野龍(次公。宋朝楊杰字。杰受命。館伴高麗僧義天。游三吳。故以比學源。)
水鐘清磬記曾聽,江逸寒聲月滿庭。
小殿老師聞尚健,肯容塵客再敲扃。
前年去國思難任,舟泊黃驪古寺陰。
萍水偶成朋舊會,榮枯偏系去留心。
光通綃幕開金餅,影倒浮圖臥玉簪。
弦矢秪今天一角,回頭清境夢相尋(金國卿,金敬叔,水站鄭世豪,地主金震卿暨仆,寺僧義天同會。)。
此石何年樹,真僧死有銘。
山河昔已改,兵火又新經(jīng)。
蔓藟封龜坐,頑苔蝕篆形。
唯應風雨夕,鬼燐隔林青。
大覺國師 晚清 · 許薰
七言律詩
南嵩山金烏東麓之南折而西呀處也。古有仙鳳寺。寺廢數(shù)百年。今有破塔古礎。國師碑。在塔東。甲子春。余讀書于巖舍。相距無五里。因訪所謂國師碑者而讀之。師高麗文宗第四子名釋。嘗涉海入中朝。宋哲宗聞之。延置京師。禮遇備至。師請遍參名德。過金山寺。謁佛印了元。詣天臺。謁智者大師。講諸宗法義。仍求佛書而還。駐錫于仙鳳寺。及示寂。仁宗贈策為國師。定謚曰大覺。翰林學士林存撰其碑。存多引孔子事。為師贊揚。麗人之崇信異教。一至于此哉??煽?。
苔滑幽溪馬去遲,碧嵩山下日斜時。
煙云空鎖前朝塔,風雨猶馀萬劫碑。
貝葉遺經(jīng)今散落,天臺法語昔支離。
千秋有愧林存筆,枉作區(qū)區(qū)佞佛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