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釋洪正
共 8 首
唐故東京安國寺微和尚塔銘
中唐 ·
權(quán)德輿
四言詩
和尚俗姓權(quán)氏。法諱契微。天水略陽人。十代祖安邱敬公翼。為前秦仆射。事備載記。曾祖文誕?;抒y青光祿大夫涪常二州刺史荊州都督府長史平?jīng)隹ら_國公。祖崇本。皇朝散大夫滑州匡城縣令。與兄戶部郎中崇基水部員外郎崇先。皆以文學(xué)政事。顯名于貞觀永徽之際??纪??;屎幽峡h尉長安縣丞翰林詳定學(xué)士。與伯兄益州成都縣尉無侍仲兄歙桂梓三州刺史若訥。三人同以大名舉進士擢第。文章之美。為當(dāng)時冠首。然其世德鐘慶。若后無達者。則有以清凈住世故。和尚生而敏悟。超然元覺。年九歲。于薦福寺金剛?cè)匕l(fā)心入曼荼羅道場。傳持圣印。悟入之速。發(fā)于岐嶷。然其德容具舉。家族敬異。將必?fù)袂涫恐颊咭詪逯?。時勇于出世。至欲刃其膚以自免。翰林府君既捐館。母兄竟不能抑。遂以初笄之年。被服緇褐。至天寶元年。始受具于福先寺定賓律師。隸東京安國寺。師事苾芻尼無勝。受心門方便之學(xué)。以為心實境化。真由妄遣。遣之而真亦隨盡?;哪苏咳弧9释馐韭蓛x。內(nèi)循禪悅。因初心而住實智。離有相而證空法。乃通四部經(jīng)于宏
正大師
。尤精楞伽之義。而后住無住證。洗六妄。離二邊。遵大道以坦蕩。入法流而洄澓。以深惠善誘誨學(xué)徒?;驒?quán)或?qū)?。為歸為趣。亦猶凈名之隨機攝導(dǎo)。蜀嚴(yán)以忠孝為言。故中外族姻。遍沐其化。漸漬饒益。可勝道哉。初以廣德中隨其家南渡。安居于蘇州朱明寺。以建中二年九月六日。冥然化滅。報年六十二。經(jīng)夏四十一。弟子尼惠操。又其兄子也。故探其義味。最為深入。乃率吁緇俗。號捧金身。建塔于東武邱寺之東北岡。從其教也。侄孫德輿。以為宣父有西方圣人之說。東漢有浮圖仁祠之教。以其教言之。自菩提達摩七葉至大照祖師。皆以心法秘印。迭相授受。故戒生定。定生惠。得第一義者沖而詣之。嗚呼。今其詣之矣。桑門紀(jì)述。多不分系緒。今備書者。亦所以無忘先德。故其文也繁。銘曰。
教旨清凈,戒珠圓映。
識浪情塵,還源反性。
彼一切見,皆妄想生。
精修密詣,湛爾融明。
示現(xiàn)者何,此身非久。
強為之銘,以焯于后。
寄
洪正師
(863年)
唐末 ·
羅隱
五言律詩
引用典故:
足刖已過三
豬肝仲叔慚
雞肋曹公忿
寄蹇渾成跡,經(jīng)年滯杜南。
價輕猶有二,
足刖已過三
。
雞肋曹公忿
,
豬肝仲叔慚
。
會應(yīng)謀避地,依約近禪庵。
潘城府院君樸公墓志銘
明 ·
李珥
公諱應(yīng)順。字健仲。樸氏系羅州。曾王考諱林宗。尚州牧使。贈吏曹判書。王考諱兆年。吏曹正郎。贈議政府左贊成。考諱紹。司諫院司諫。贈議政府領(lǐng)議政。三代之贈。以公貴也。妣南陽洪氏。贈貞敬夫人。是司贍寺正諱士俯女也。公家世濟其美。先議政有名搢紳閒。被權(quán)臣金安老所斥。退歿于陜川桑梓。公胚胎前光。誕膺馀慶。篤生我中殿。以表正三宮。樸門自此益大。公生三歲。公姑郡守樸秀榮妻。鞠為己子。公九歲而孤。外翁
洪正
。館柳斯文祖詢。誨公及諸孫。公善學(xué)不倦。稍長。與弟參判公應(yīng)男。游成笑仙悌元之門。笑仙亟稱許。圭庵宋公麟壽至笑仙第。見公兄弟。嘆曰。司諫有子矣。養(yǎng)父守安岳郡。公隨往??ぬ柗比A。不屑聲妓。蕭然與寒儒講讀。觀者異之。中廟未寧。城中急于婚嫁。多不備禮。門長有勸公循時習(xí)者。公固辭。異日追劾其時嫁娶者坐家長。
洪正
撫公曰。微汝之賢。吾亦坐矣。公年二十。服養(yǎng)父喪。廬墓。躬具奠資。嘉靖乙卯。中進士科。時議憫先議政慍于群小。才不克展。求諸子之良者。丙辰。薦公為義禁府都事。己未。遷主司仆寺簿。未幾。坐法免。庚申。拜司憲府監(jiān)察。辛酉。出監(jiān)安陰縣。臨吏民以簡。且不畏強御。癸亥春。遭養(yǎng)母喪。解官。期后猶心喪。乙丑。終制。拜敦寧府主簿。俄遷內(nèi)贍寺。十二月。拜龍仁縣令??h在三道要沖。賓客輻輳。公待人以真情。不事表幅。隆慶己巳。以定祥升拜敦寧都
正
。十一月。中殿正位。超授領(lǐng)敦寧府事。庚午春。兼都總府都總管。萬歷戊寅。丁內(nèi)艱。廬墓于楊州。因毀成疾。庚辰四月。上遣內(nèi)侍勸開素。公勉從上教。不久復(fù)初。為調(diào)息還京。舍于外。是冬。上體違豫。公驚憂病革。子弟請入正寢。公不肯。卒于外舍。時十一月某日也。生于嘉請丙戌。至是。甲子五十五。訃聞。上驚悼。輟三日朝。官庀斂葬之具。明年辛巳某月某日。葬于先夫人墓側(cè)。公容止端雅。言笑和緩。性愛儉素。不喜芬華。受賜貂裘。平居不敢著。嘉禮時。不受賂遺。無求于外。只以內(nèi)賜資裝。從簡成禮。友兄弟睦族黨。甥侄之孤者。視如己出。事伯兄如嚴(yán)父。動靜必稟。有無必共。身為國舅。衣服飲食居處。與平昔無大異。門庭寂然如寒士家。所與對者。微時親舊而已。每聞善士登庸。喜形于色。以國嗣遲暮。郁結(jié)于心。其憂國如此。公娶宗室文川正壽甲之女。生一女一男。女即中殿。男曰東彥。娶府使鄭淹女。生二女。皆幼。珥于公為疏屬。先世則分密。公未顯時。曾與相識。雖以公貴。不能'終始其交。而嘉公恬靜。不蹈近世外戚舊習(xí)。固藏之心矣。公弟應(yīng)福。與珥同年。求志銘于珥。玆不敢固辭。銘曰。
溫然有著于色,退然有蘊諸躬。
豈弟伊人,美無愧于位崇。
天胡不假,半途而終。
郁郁先兆之側(cè),卜玆幽宮。
既固且寧,庇云仍于無窮。
題三節(jié)灘
(戊申)
明 ·
李睟光
五言律詩
三節(jié)。即
洪正
致祥妻趙氏與其婦李氏,李氏之母鄭氏。于壬辰倭變。避亂楊根地。賊逼不污。相攜赴水而死。鄉(xiāng)人名之曰三節(jié)灘。
節(jié)婦一為貴,高門今見三。
亭亭霜后柏,烈烈女中男。
特筆千秋史,豐碑萬口談。
當(dāng)時偷活輩,到此面應(yīng)慚。
洪正
士中
(萬選)
挽
(乙未)
清 ·
任埅
七言律詩
少時儕友亦多人,先數(shù)吾君席上珍。
清若冰壺懸皎月,藹如蘭室襲陽春。
誰知鳳穴初騰羽,終作龍門未躍鱗。
詞翰才猷無處展,秪留仁化八州民。
洪正
(九敘)
挽
(代伯父)
(乙亥)
清 ·
金昌翕
七言絕句
支離觀世白頭存,哭了君家父子孫。
泉下若逢吾宅相,道吾今伴斷腸猿。
謝倉山,春史
(李圭永)
,綾史
(
洪正
圭)
聯(lián)枉
(甲申)
清 ·
趙冕鎬
七言律詩
飆雪才晴晚照回,村童哄道貴賓來。
飄蕭蒜鬢同聯(lián)屐,燦映藍(lán)袍欲訪梅。
可喜今時真盛事,多慚老物盡非才。
令君席上無窮話,只欠人情酒一杯。
無悶 立春雪霽,旋又天陰,感喟無端,次夢窗韻
(2008.3)
當(dāng)代 ·
熊盛元
梅坼寒苞,風(fēng)送怨笛,楚客魂迷曲水。
正曉月窺簾,夢云飛起。
一剪錦屏幽影,對絳蠟、摩挲同心佩。
任茗煙輕裊,爐香漸冷,瑣窗深閉。
醅麗,漾綠蟻。
漫醉扶瘦筇,悄臨荒砌。
向冰罅枯苔,暗窺生意。
且趁新晴小立,草萌處、青浮鵝絨被。
凝望久、湖曠天低,叩鋏更彈酸淚。
注:《禮記月令》孟春之月:“天地和同,草木萌動?!?br /> 晦窗按:此調(diào)又名《催雪》《欽定詞譜》卷二十七:“此調(diào)始自姜夔,本催雪也。即以為名。吳文英、王沂孫俱有此調(diào)詞,與《無悶》詞不同,《詞律》類列者誤?!睂崉t夢窗、碧山詞俱名《無悶》,始言《催雪》即《無悶》者乃清人萬紅友,其《詞律》于夢窗此調(diào)后有按語云:“此或夢窗以前調(diào)賦催雪之詞,后傳其題而逸其調(diào)名耳。初稿中竟列此調(diào),偶因長夜不寐,于枕上背吟,覺有相仿佛者,因憶與《無悶》正同,急起呼童吹爐火燃燭改之。不然,幾分兩調(diào)矣。既以自幸,又復(fù)考譜中尚有類此者不及檢點,未免詒譏。”《彊村叢書夢窗詞集》《無悶》詞后有按語云:“原鈔調(diào)作《催雪》,題作《賦題》?!对~律》:此以《無悶》賦催雪之詞,后傳其題,而逸其調(diào)名耳。按:丁注、王沂孫《無悶》詞,并與此合,據(jù)改?!鳖H疑彊村所據(jù)與萬紅友所見為同一鈔本,詞調(diào)即《催雪》也。又,關(guān)于“風(fēng)急還收”一詞作者,《全宋詞》第一冊以為乃北宋丁注所作,按語云:“此首別誤作姜夔詞,見
洪正
治本《白石詩詞集》?!眳桥和 对~調(diào)名辭典》第740頁《催雪》名下,亦如是說。
附(一):夢窗《無悶》
霓節(jié)飛瓊,鸞駕弄玉,杳隔平云弱水。倩皓鶴傳書,衛(wèi)姨呼起。莫待粉河凝曉,趁夜月、瑤笙飛環(huán)佩。
正
蹇驢吟影,茶煙灶冷,酒亭門閉。
歌麗。泛碧蟻。放繡簾半鉤,寶臺臨砌。要須借東君,灞陵春意。曉夢先迷楚蝶,早風(fēng)戾、重寒侵羅被。還怕掩、深院梨花,又作故人清淚。
附(二):青鳳和詞〈無悶〉
戊子正月初三游秦驛、唐鎮(zhèn)國寺、宋文游臺諸名勝,留宿高郵。月鉤極瘦,湖風(fēng)極冷,因懷坡仙淮海,依夢窗律
秦驛孤樓,唐寺壞塔,剪出寒鷗一水。試挑雪歸來,漏窗風(fēng)起。恰近瓦檐低小,漾片鐵,吹彈仙娥佩。怕蓼鄉(xiāng)凄緊,湖天自廣,晚城燈閉。
清麗。斗玉蟻。算載花勝游、倒碑平砌。更山駐微云,斷章零意。古醉重招海國,只何似、蕪煙生衾被。春未了、才見梅枝,濺入亂離紅淚。
附(三):白石《無悶》(或謂北宋丁葆光作,括號中藍(lán)字據(jù)《陽春白雪》本)
風(fēng)急還收,云凍未解( 又開),海闊無人剪水。算六出工夫,怎教容易。剛被郢歌楚舞,鎮(zhèn)獨向、尊前飄(夸)輕細(xì)。[想]謝庭詩詠,梁園宴(賦)賞,未成歡計。
天意,是則是。怎(便)下得控持,柳梢梅蕊。又爭奈、看看漸回春意。好趁東君未覺,便(預(yù))先把、園林都裝(妝)綴。看是處、玉樹瓊枝,勝卻萬紅千紫(翠)。
附(四):碧山《無悶》
陰積龍荒,寒度雁門,西北高樓獨倚。悵(一作“恨”)短景無多,亂山如此。欲喚飛瓊起舞,怕攪碎、紛紛銀河水。凍云一片,藏花護玉,未教輕墜。
清致,悄無似。有照水一(或作“南”)枝,已攙春意。誤幾度憑欄,莫愁凝睇。應(yīng)是梨花夢好,未肯放、東風(fēng)來人世。待翠管、吹破蒼茫,看取玉壺天地。
甘州戊子元日小憩南浦亭次鹿潭韻
伴疏梅瘦影佇幽亭,微波晃重山。喚鮫人夢醒,輕綃裙拽,蓮步媻珊。為報千年蚌死,共我擷珠還。惟恐塵寰險,避地難安。
已慣天涯孤旅,記歌臺嘯月,酒肆呼盤。甚新春無語,竹外倚空寒。水中云、紛隨鷗起,鏡底花、留待劫邊看。平生恨,瘞蒼蒼蘚,綠到江干。
附蔣鹿潭:《甘州甲寅元日,趙敬甫見過》
又東風(fēng)喚醒一番春,吹愁上眉山。趁晴梢剩雪,斜陽小立,人影珊珊。避地依然滄海,險夢逐潮還。一樣貂裘冷,不似長安。
多少悲笳聲里,認(rèn)匆匆過客,草草辛盤。引吳鉤不語,酒罷玉犀寒??傂輪枴⒍霹N橋上,有梅花、且向醉中看。南云暗,任征鴻去,莫倚闌干。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