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
唐
- 韓休
- 惟我皇御宇兮法象乾坤。天步順動兮行幸斯存。 駕幸華清宮賦
- 李華
- 皇帝御袞龍之法服。 含元殿賦
- 敬括
- 非我無以昭效法之道。非我無以稽作易之情。 神蓍賦
- 石貫
- 田畯方勤于稟法。 千畝望幸賦
- 皮日休
- 公孫鞅恢令之法。 憂賦
唐末
后周
北宋
宋
- 楊杰
- 兼高下短長之法,義各有歸; 深衣可以為文武賦
- 李綱
- 矧乃作士,利用刑人,上下其手而楚國以弊,輕重其心而漢法以淪。 三黜賦
南宋
- 李長民
- 備璿璣玉衡之制,兼馮相保章之法。 廣汴都賦
- 外則立仁濟輔正之亭,行玉笥考召之法,博施于民,俾絕夭閼。 廣汴都賦
- 奉詔者戒于倚法,治民者戒于為奸。 廣汴都賦
- 龔相
- 漢皆反是,約三章而去苛法,拒牛酒而恐費民,封府庫諭郡邑而不私其財,期在于變秦。 項王亭賦
- 方大琮
- 胡不觀董狐書法不避正卿,知幾奏記切譏時宰。 史官權(quán)重宰相賦
- 大抵學(xué)本無止法,思則必進; 見賢思齊賦
宋末元初
- 劉辰翁
- 舊見陳了翁筆法清勁,嘗疑其創(chuàng)自為家,今乃知髣髴出枯樹賦耳。 題褚遂良枯樹賦
明
- 樸祥
- 貪功開釁者置法,畏愞怯斗者盡黜。 平倭
- 梁彭孫
- 二帝三王之治具,著在方策而可法。 除挾書律賦
- 閔齊仁
- 然必直道而為法。 正鵠賦
- 羅世纘
- 始余有志于心法,恐道統(tǒng)之莫續(xù)。 天鑒余賦
- 四海茫茫其博大,孰云察汝之指法。 絕弦賦
- 曹植
- 毅然制非常之法,以處夫非常之艱。 軍法行酒賦
- 趙纘韓
- 前星踵曜兮左轄繼輾,厥推七九兮循法蹈則。 藉田賦
清
- 宋湘
- 自是而治生之法,或以水畜為優(yōu)。 魚兆豐年賦